【聚·评】2013年12月出台的新规将美白产品纳入到祛斑类化妆。至此,小日化企业叫苦连连,该条新规能否促进行业的洗牌呢?
美白在亚洲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白种人不求美白,黑种人也 不谈美白,唯有在亚洲,黄种人却以白为美,更有一白遮百丑之说。
目前中国有3800多家日化企业,而涉及美白的产品占了三分之一。在过去的10几年里,美白在中国化妆品行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美白出新规,美白归入祛斑
2013年,日本美白产品佳丽宝“白斑”事件在化妆品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白产品的质量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2013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食药监总局”)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主要包括美白化妆品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相关要求。
食药监总局在2013年12月发布的通告中表示,“宣称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的化妆品,与宣称能减轻皮肤表面色素沉着的化妆品,一并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自2015年1月1日起,上述产品必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后方可组织生产。2015年1月1日前已经生产的相关产品,可销售至其保质期结束。”该规定在2015年6月30日开始生效。
美白紧箍咒,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美白产品在我国都只需在产品上市后尽快向相关部门简单备案即可,而新规将美白产品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可谓是给美白产品加上了一道“紧箍咒”。
虽然规定明年才生效,但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留给企业的申请时间过短,光产品检验就要105天,当中包括80天的“毒理”和25天的人体斑贴,然后进入产品生产能力审核,保守估计要58个工作日,再加上产品申报受理及技术评审,需要125个工作日,即便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美白产品走申报流程就需要355个工作日。扣除国庆、五一等假日,起码一年多才能拿下来。
除了申请时间过短备受诟病,价格也是被热议的问题。“毒理学检测11900元,人体斑贴1800元,加上生产能力审核费1500元,以及产品申报到北京来回差旅费5000元,一件单品光审批费用就要花20200元。”有业内人士坦言。
对于进口品牌的美白类化妆品而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非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单品申请通过周期通常在8—10个月,费用在5800元左右;而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申请周期则为12—18个月,费用为13700元左右。
“其实特殊化妆品的检测费用成本在8000元左右,但因为指定了检测机构,价格也很高。像我们企业有120款化妆品涉及美白,目前有特证的只有4款,未来的投入可想而知。”某日化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全国日化行业涉及美白的产品占了三分之一,全国有3800多家日化企业,每家美白产品基本不少于10款,有的甚至占产品比重80%,若所有产品都要申请“特证”(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那么差不多有4万个证需要批,但国家历年来批下来的特证才约1.9万个。而按照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2013年共计审批的产品数量为2200个。
行业从业人员的声音:美白不等于祛斑,新规“不合法、不必要、不合理”
新规出台仅仅一个月,却遭遇业内强烈反弹。2014年1月17日下午,广东省日化商会就新规举行专题研讨会,近80名广东日化企业界人士就新规的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3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结论为新规“不合法、不必要、不合理”。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现场表示,将总结梳理各企业界代表意见,整理成报告上交至国家有关部门,以期有所回应。
环亚集团董事长胡兴国表示:“这条规定将美白产品划分为特殊化妆品,而像环亚这样的企业很早就获得了这方面的证书,但对其他中小品牌而言,要想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这个成本也是较大的。“
“其实特殊化妆品的检测费用成本在8000元左右,但因为指定了检测机构,价格也很高。像我们企业有120款化妆品涉及美白,目前有特证的只有4款,未来的投入可想而知。”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该新政的实施是为了控制美白化妆品的安全风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审批制其实并无法杜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分添加,也并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目前,美容院相对来说是美白等功效性产品的“重灾区”,一些美容院产品为了追求效果为不惜添加各种违禁产品,而申报新政反倒容易被“利用”,让美容院在向客人推销时多了一层强调功效的“说辞”。
“其实,我个人认为"美白"跟"祛斑"是有区别的。”一位多年从事美白产品生产的业内人士指出,“美白”的方式很多,有物理掩盖式,例如粉饼、BB霜等能达到暂时美白效果的;有漂白式,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美白;还有医治黑色素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皮肤吸收进行改善,达到祛斑效果;还有加速皮肤角质层的更新提升皮肤亮度让皮肤看起来显得白净的,还有通过皮肤免疫反应来改善肤色美白等等多种方式。因此不能笼统地将“美白”与“祛斑”画等号。
专家的声音:新规促进行业洗牌
虽然企业忧虑重重,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严格审批制度将促进行业洗牌。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表示,近年来特殊用途化妆品出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化妆品政策大修,将有助于改变市场管理某种程度上的失措,让行业变得更加有法可依。
亚洲PHPC咨询公司总经理谷俊表示,依照国内现有的化妆品法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是不可以委托生产的,而很多化妆品企业一开始都是以OEM的方式进行市场开拓,若一旦扩大特殊化妆品监管的范围,即意味着很多产品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通过政策调整进行行业洗牌的同时,其实也对企业的产品品质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的声音:新规有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从源头杜绝
然而,许多消费者却认为此次新规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规让美白产品市场的准入门槛更高,上市流程更加严格,不良厂家钻空子的机会少了,消费者未来使用的美白产品将更加安全。”作为“美妆达人”的杨雨这样表示。
她认为,当前美白市场鱼龙混杂,有的不良商家在产品中加入硫化汞等不安全成分,有的只是加入钛白粉之类的物理遮盖材料,但却都敢宣称“美白”,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新规可以让那些忽悠消费者的企业加速淘汰,让真正拥有美白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不过,也有一些对美白原理了解得更深的消费者,对于新规的可操作性存在担忧,长期从事护肤品、化妆品海外代购的淘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淘小姐注意到,国内出现了一些美白产品在广告中不直接使用“美白”“祛斑”等字眼,而是用“去黄”、“去黯哑”、“提亮肤色”、“一致黑色素沉着”、“改善皮肤暗沉”等描述,这很可能就是为了规避相关部门对美白产品的严格监管,而只有对原料进行管理,才能让所有的产品都没空子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