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6/26/2014

2012 年中國天然有機化妝品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轉》

2012年4月10日,多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發佈了《美白祛斑化妝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在北京、上海、東莞等10城市隨機購買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妝品中,有112個產品汞含量超標,44個產品砷含量超標、20種產品鉛含量超標。雖然民間環保組織的檢測結果不一定準確可靠,但通過這次檢測暴露出的化妝品行業的管理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
  
  而且從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的網站上,能夠查閱出歷年來進境不合格化妝品資訊。2012年5月9日,也就是今天,質檢總局通報了今年3月份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查獲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資訊,僅此次查獲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就多達共332批次。
  
  一系列化妝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公眾對化妝品原料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同時,在業界也引發化妝品製造的“綠色革命”。
  

迎合健康消費趨勢天然、有機前景可期


  “現今,天然和有機化妝品已經成為歐洲和北美洲護理市場的核心,在法國的一項調查顯示,37%的消費者正在使用天然和有機產品,而具有購買天然有機化妝品意向的消費者高達87%,而這種趨勢正在逐漸轉向亞洲”,北京工商大學王昌濤教授告訴記者。
  
  對此在科寧公司負責原料產品市場推廣的許允准也深表贊同,“五年前全球市場上天然有機產品很少,但現在市場已有很多同類產品,轉機發生在2008年,當時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天然有機產品,比如漢高連續推出BIO石榴和BIO杏仁兩款植物提取物化妝品。天然有機趨勢在亞洲的發展已經不可阻擋。
  
  化妝品原料供應商也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紛紛從原料上扛起綠色大旗,一部分聲稱表面活性劑更加溫和,另一部分則為產品提供可靠的協力廠商檢測資料或者通過天然和有機認證。


化妝品原料供應商也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紛紛從原料上扛起綠色大旗,一部分聲稱表面活性劑更加溫和,另一部分則為產品提供可靠的協力廠商檢測資料或者通過天然和有機認證。
  
  作為國內最大化妝品原料供應商之一,天賜在原料研發中對於綠色概念十分重視,天賜日化材料事業部總經理任少華向記者介紹,“現在化妝品應用綠色原料是一個大趨勢,天賜每年都會將前一年營業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綠色原料是公司的一個重點研發方向,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公司最近研發出一種新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性質溫和,比SLS、SLES等其他表面活性劑更溫和、更安全。”
  
  同時,任少華對化妝品綠色原料的發展趨勢也進行了預判,“今後幾年內,成品商對於含有二惡烷等物質的原料需求會逐漸減少,而CAB和氨基酸表面活性物等綠色原料將越來越受歡迎。”
  

綠色原料的ECOCERT情結


  許允准告訴記者,“除天然有機之外還有很多概念也正在引導化妝品走向綠色,比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是一個較新穎的概念,目前在中國化妝品產業還未流行,但這種趨勢在日韓一些剛發佈的新品中已經有所體現。還有節能的概念,由於家庭護理產品會使用大量的水和能源,所以家庭護理產品會更多地涉及這一概念。此外,還有在包裝上延伸的環境友好概念,它意味著包裝材料是可以迴圈使用的”。
  
  綠色原料除了意味著以上羅列的多種概念之外,原料供應商更願意用一個特定標準來衡量其到底是否綠色,而這個標準就是——ECOCERT。
  
  在國際化妝品、個人及家庭護理用品原料展覽會上,ECOCERT已經成為參展商產品單頁、宣傳手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而在綠色環保與配方研討會上,ECOCERT出現的次數也居高不下。在研討會上,演講者列舉了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五種綠色標籤BDIH、AIAB、USDA、NPA和ECOCERT,其中ECOCERT最具權威性,也最為流行。
  
  在王昌濤看來,ECOCERT的權威與流行皆因其嚴苛的標準,“ECOCERT標準十分嚴格,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條件:第一,95%的天然原材料或者成分源于天然;第二,最多5%的合成成分;第三,它意味著一定的禁用名單,包括矽樹脂、乙二醇、卡波類、防腐劑、苯氧乙醇等成分”。
  
  許允准先生告訴記者,“ECOCERT跟傳統綠色標籤不同,傳統的綠色標籤主要針對產品的可降解性而言,而ECOCERT則意味著對所有的原料進行嚴格把控。由於審查嚴格以及亞洲特有的區域文化,使ECOCERT在亞洲市場非常流行,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歐萊雅產品行銷策略研究分析 《轉》

3月28日,全球三大日化集團之一的歐萊雅發佈了其中國區的2011年財報。相關資料顯示,去年歐萊雅在華銷售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7億元,較上年增長18%。至此,歐萊雅已在中國保持連續11年兩位元數增長的紀錄。
  
  對於中國市場百億銷售後的下一步佈局,以及和寶潔、聯合利華、雅詩蘭黛等知名日化集團白熱化的競爭格局等問題,歐萊雅的兩位高管——中國區總裁蓋保羅(PaoloGasparrini)及中國區CEO貝瀚青(AlexisPerakis-Valat)在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採訪時一一予以了解析。

定價戰略全球統一



  NBD:目前中國銷售額占全球的比例為多少?如何評價中國的化妝品市場?
 

  蓋保羅:去年我們集團全球銷售額為203.4億歐元,中國市場銷售107億元,占集團全球銷售的約6%,是歐萊雅集團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法國。雖然說中國占比只有6%,但這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中國市場在不斷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我們對未來信心非常足。

  貝瀚青:2011年是歐萊雅中國繼續以遠超市場的速度取得了業務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業績的穩健增長得益於我們在新產品創新、新市場領域開發及分銷管道深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得益於完整的、能滿足多元化需求的品牌組合。

  NBD:根據化妝品的市場格局,未來中國化妝品市場哪些領域是新的業務增長點?

  貝瀚青: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我去年的一些觀點差不多——彩妝和男士護膚產品,這一塊未來增長潛力非常大。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比較新的增長機會,比如說醫療美容(比較專業的護膚產品),所以我們之前推出了相關的新品牌。

  NBD:過去一年國內不斷有聲音呼籲有關部門放開包括護膚品、彩妝和香水的關稅,以此調低國內相關產品的價格。能否談談這一事件可能對歐萊雅造成的影響?
 
  貝瀚青:首先,關稅降低主要針對的是奢侈品產品,對我們集團來說,高檔的化妝品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次,這類產品雖然可能會有其他的不可控因素導致價格的差異,但公司內部的定價戰略是全球一致的。


收購品牌關鍵看兩點


  NBD:這幾年大型日化集團都在迅速擴張發展,如法國科蒂集團收購丁家宜,上海家化[32.500.00%股吧研報]與日本花王合作等。對於中國日化品牌而言,進入大型集團是否會成為一個趨勢?如果不依靠集團背景,獨立日化品牌的發展會否因此受限或者困難重重呢?

  貝瀚青:首先我想說的是,在化妝品行業,任何類型的品牌和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歐萊雅是擁有很多化妝品品牌的大集團,但實際上我們經營的理念和想法還是以小公司的心態為主。雖然我們有很多的品牌,但每個品牌都自成一個體系,像一個小型的公司在發展。

  NBD:幾年前歐萊雅收購了小護士這個品牌,接下來對於中國比較有潛力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有沒有兼併和合作的計畫?對於兼併收購,你們怎麼看的?

  蓋保羅:對於像歐萊雅這樣的大型集團來說,進行一些兼併、收購是非常正常的。除小護士外,我們在中國還收購了羽西。我們在密切關注整個市場發展動態,以及市場上其他同類公司的發展狀況,但是目前我們沒有新的消息跟大家分享。

  貝瀚青:對於兼併收購,我們的重點是非常明確的,主要看品牌或公司是不是能對我們現有的產品組合進行補充,再看收購進來以後能不能把這個產品做大做強。只有符合這兩點,我們才會深入地去瞭解。

  NBD:如何評價羽西和小護士加入歐萊雅大家庭之後的表現,目前的業績發展如何?中遠期的業績預期又是什麼?

  貝瀚青:這兩個品牌成為我們大家庭的一員以後,目前分別歸屬於我們的大眾化妝品部和高檔化妝品部。小護士的銷售管道對我們來說比較陌生,比較有挑戰。至於具體的數字,很抱歉我們不公佈任何單個品牌的經營資料,但總體來說,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加大中國本地研發力度


  NBD:目前很多化妝品公司都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化妝品新原料和產品的引進週期比較長,造成歐美新產品進入中國時間非常長。歐萊雅對於未來產品引入有怎樣的計畫?會不會借此更突出中國研發中心的產品研發比例?

  蓋保羅:引進一個產品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政策的規定,我們必須尊重。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地推出新產品,同時要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新產品上市工作。

  貝瀚青:加大對中國的投入是毫無疑問的。我們6年前在中國設立了研發與創新中心,2010年又對其進行了擴張和升級。但是我們設立研發和創新中心不是因為引進新產品或者新配方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審批,而是希望能夠在中國和本地研究人員共同開發新的產品,以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NBD:很多公司都在做電子商務,但不少都水土不服。歐萊雅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發展如何,這塊業務在歐萊雅整個市場戰略中占什麼樣的位置?

  貝瀚青:我們認為電子商務是一個和消費者進行互動的非常好的管道。歐萊雅集團旗下的薇姿品牌推出了針對敏感肌膚的網路平臺,最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賣產品,而是希望全面跟消費者進行互動。獲得相關產品的資訊以後,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是到櫃檯上跟銷售顧問面對面接觸,親自試用產品,還是在家裡點滑鼠購買商品。

行銷由“推動”轉向“拉動”


  NBD:蓋保羅先生曾經說過,“歐萊雅的競爭對手是寶潔”。我們關注到,目前寶潔因為成本問題已經傳出全球裁員了,請問歐萊雅方面是否也面臨原材料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的壓力?

  蓋保羅:首先,我們對競爭對手的做法不加以評論。這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這是現實的一部分,我們對競爭對手表示足夠的尊重。其二,我們確實也感受到了這方面的壓力,但是我們不會這樣做,也不喜歡這樣做,因為我們公司非常注重社會責任,不想因為成本原因突然裁掉2000名員工。

  貝瀚青:還要補充一下,我們認為應對成本上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動業務的不斷增長,這也是我們不斷進行創新,進行產品宣傳和銷售的原因。應對高成本,要麼就是降成本,要麼就是推高產品的銷售量和市場範圍,後者是歐萊雅一直在努力的。

  NBD:有消息稱寶潔前段時間裁員,是因為加入了Facebook這樣的新行銷手段。歐萊雅如何評價這種行銷手段的發展,接下來行銷推廣方面有什麼調整?

  貝瀚青:人力資源歸人力資源,市場行銷歸市場行銷,我們從來不把這兩個混為一談。說到市場行銷策略的變化,過去20年和未來20年是大不相同的,過去是“推動式”行銷,現在是“拉動式”行銷,消費者會主動搜尋自己所需要的資訊進行消費。我們現在推廣的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純粹地跟消費者說這裡有一款非常好用的產品,而是教授大家如何做彩妝。比如我們在網上上線相關的短片後,一下就有幾百萬次的下載量。

  NBD:歐萊雅的競爭對手資生堂已經在中國二、三線城市開設了很多化妝品專賣店的管道,歐萊雅在這一塊有沒有新的舉措?

  貝瀚青:這些城市對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我們在二、三線城市已有覆蓋,也取得了很好的業績。未來,二、三線城市,甚至包括四、五線城市,將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塊市場。

新美素橫空出世 盡顯時尚中國美《轉》

2010-03-23

美素——引領中國品牌從模仿走向創造

2009年10月18日,“盛放中國美 奇跡耀輝煌”新美素上市發佈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伽藍集團市場總監趙瑋紅、董事長助理鄭小丹、品牌形象代言人國際影星舒淇、著名主持人李靜親臨現場。2010年上海世博會民企聯合館館長孫軍,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會長馬婭受邀共襄盛會,85家美素品牌代理商、供應商,CCTV-6、湖南衛視、上海生活時尚頻道、旅遊衛視、《時尚》、《ELLE》、《瑞麗》、《嘉人》、《健康之友》、《都市麗人》等72家主流媒體,共560人共同參加了本次新美素上市發佈會,見證了新美素綻放的時尚中國美。

世界第一高樓首發 全國各省第一高樓盛放

新美素在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橫空出世,作為新美素盛放的首發會將開啟美素新的征程。據悉,從11月開始,新美素還將陸續在全國23個省的第一高樓舉行省級發佈會。世界第一高樓首發,全國各省第一高樓盛放,預示著美素將開啟中國品牌的新高度!

此次發佈會星光璀璨,美素不但力邀到國內當紅主持人“名嘴”李靜擔任發佈會現場主持人,而且也邀請到歷年來與美素開展精誠合作的30餘家國際合作企業前來助陣,品牌形象代言人國際影星舒淇的盛裝出席更是全場發佈會的一大亮點。重量級嘉賓的到場,讓美素發佈會現場儼然成為一個星光熠熠的超級舞臺。

八年沉澱,一朝盛放,新美素的誕生,宣告了一個中國品牌奇跡的開始。美素新品發佈會的盛大舉行,也標誌著美素開啟了一條中國高端品牌的探索之路。

東方韻味結合現代元素 精彩演繹時尚中國美

會場整體設計的靈感來源於“律動平衡”的設計理念、“時尚中國美” 的設計風格,從現場佈局到整體視覺感受,從嘉賓著裝到舞蹈表演,每一個細節之處都將東西方文化融匯貫通,將兩大設計概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攝取中國古典之美與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蘊,將中國上下五千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時尚元素相互融合,發佈會以獨特時尚的設計靈感精心打造的發佈會現場,將中國最具代表的紅色運用到了極致,讓所有置身其中的來賓感受到了中國元素的時尚氣息。

簽到區內醒目的中國紅引入眼簾,來賓彷佛瞬間被濃郁的中國紅所擁抱,一陣怡人的中國風沁入心扉。背景牆上一個巨大的美素品牌輔助圖形若隱若現,這個以中國傳統的萬字福為靈感而設計的美素品牌全新輔助圖形與“盛放中國美 奇跡耀輝煌”的發佈會主題相得益彰,也和簽到臺上展現的三個相同大小不一的輔助圖形遙相呼應,暗含的時尚美感不言而喻。

中國古城門——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國古城門造型中的金色鉚釘華麗而大氣、大門的左右兩側分別以平行排列的方式鑲嵌著九九八十一顆銅制鉚釘、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紅是大門的恒久不變的顏色。這些經典而極富中國特色的元素成為了美素發佈會內場大門設計靈感來源。裝飾一新的古城門式大門極具中國格調,兩條垂直居中的平行門把手上精心纏繞著體現尊貴與典雅的中國紅,簡約卻獨具匠心,將古城門的紅色與現代造型的把手巧妙結合。大門左右兩側整齊排列著的三行紅色美素輔助圖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再一次地提醒著來賓美素即將開啟中國時尚之門。

內場,中心舞臺的設計讓人感到震撼,設計的造型靈感來源於水中“漣漪”,柔美的弧線造型採用了三層遞進式結構,引導整個會場中人們的視野聚焦於在中央橢圓狀的巨型LED等離子幕牆之上。

極具中國格調的會場設計營造了一個中國氣息十足的時尚氛圍,左右兩側精緻而對稱的美素全新中英文LOGO,是對“律動平衡”的理念的極佳闡釋。閃爍交替的燈光效果意外地幻變出美素輔助圖形無與倫比的美感,在來賓心中泛起一陣陣驚喜的漣漪。

發佈會中時尚中國美的理念處處得以體現,大到舞臺造型小到來賓座位上的褡褳,無處不在的中國紅,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讓人驚歎。在每一位來賓就做的座位上,精緻的紅色褡褳成為點睛之筆。以精緻素雅的傳統褡褳為設計靈感,採擷中國傳統美學搭配之精髓,將中國紅選作褡褳的主色調,配以金色的美素全新LOGO做以點綴。獨具創意的褡褳,打破了原本沉悶的黑色,讓落在的來賓彷佛時刻置身于紅色的海洋之中。這種通過經典中國美散發出的簡約時尚魅力,足以體現美素發佈會對於展示時尚中國美的細緻與用心。

來賓大秀中國風 演繹現場版時尚中國美

中國時尚之美不僅體現在整場發佈會的佈局上,也同樣在會場來賓各具中國特色的服飾上展露無疑。發佈會主持人、來自國外的合作活動嘉賓代表,伽藍集團的高層領導,包括品牌形象代言人舒淇,都身著富有中國風格,體現著中國元素與國際時尚相互融合的服裝。他們將中國服飾中的經典元素演繹出了另一種獨特的時尚格調,異曲同工卻又精彩紛呈。

世界 我來了——美素橫空出世背後的故事

“世界,我來了。”一句震撼的開場語開啟了一段美素神奇之旅。趙瑋紅總監以簡潔而精煉的話語闡述了美素全新誕生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從美素全新LOGO、品牌理念到伽藍集團以萬字福造型為靈感來源而潛心原創的輔助圖形,為大家揭開品牌背後的故事。

2001年美素誕生在上海,2003年成長為中國專業美容品第一品牌,2007年轉向更廣闊的日化市場。2008年9月8日,美素髮布大品牌戰略,開啟了一條中國高端品牌的探索之路。回顧美素的發展歷程,趙總監自信地說:“美素的使命就是傳承中國美的文化、引領世界美麗時尚。”

此次為打造美素全新LOGO,伽藍集團將中西方文化置於跨文化背景之下,力邀法國頂尖級團隊創作美素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國際化團隊所秉持的“內斂而持久的優雅是高端品牌的標誌性內涵,創造一個一眼就能識別出來的國際化的視覺形象”的觀點和伽藍集團所提出的“美素要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品牌,既傳承中國文化,又符合現代時尚,重視每一個設計細節”的觀點,成為了兩種文化相互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世界頂尖的團隊帶來的是充滿驚喜的創意,美素二字的特殊美化處理,尤其是對 “素”字的精妙處理表現了絕無僅有的美感,將中國文字以法國式的浪漫主義表達出來。

說到英文LOGO的獨特之處,趙總監著重介紹了採用獨特的中譯英方式,將美素的中文發音轉換成英文MAYSU的表達方式。而襯于下方的“SHANGHAI”作為輔助標籤,更是驕傲地確立起美素品牌的起點和未來發展方向。這種中英文的結合方式既表現了美素對中國文化的自信,也驕傲地向世人宣佈了美素作為中國自己的品牌,是深植于中國文化之中的獨立創造。

執著的原創精神 發揮無限原創能量

原創輔助圖形——美素品牌的中國烙印

讓趙總監極為自豪的是,美素的輔助圖形是由伽藍團隊原創的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伽藍團隊通過對有著三千多年的中國文化加以提煉,不論是遠古的甲骨文中的美字,太極與萬字元的演繹,還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伽藍團隊秉著執著的原創精神,汲取三者中的中國元素,從傳承中國文化的角度提煉出了屬於美素的,極具代表性的輔助圖形。

這個體現吉祥寓意和中國文化的輔助圖形,實現了英文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清晰地為美素品牌打上了中國烙印。

回顧品牌背後的點點滴滴,趙瑋紅總監講述的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它包含了伽藍集團創作團隊的集體智慧,包含了創作團隊對於原創精神的執著。

現代舞與芭蕾舞的精彩表演,舞者通過自己肢體語言始終和巨型幕牆所展現的中國女性嬌容交相輝映,為整個洋溢著濃郁中國風情的會場增添了一份西方文化的映襯。在結合了美素所要體現的“律動平衡”品牌理念的基礎上,美素成功地以西方舞蹈這樣一種西方藝術形式對中國深厚的文化內涵進行了一種別出心裁的演繹。

唯美的舞蹈展示了美素新品中的三大卓越功效。伴著涓涓流水般的古箏樂曲,暗喻肌膚水油平衡的水球舞通過舞者的精彩演繹,給現場來賓傳達著美素所要體現的律動平衡理念;3名身著白色服裝和3名身著黑色服裝的舞者以一段精彩的現代舞,表現了美素產品強大的美白功效。場上黑衣女子與白衣女子的共舞準確地以肢體語言體現了美白成分與肌膚黑色素相抗衡的過程。舞蹈最後那一個輕輕托舉白衣女子的動作,將“顏如嬌花初綻,肌由嫩白新生”的新品美白功效表現的近乎完美,將現代舞表演推向高潮。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雙人芭蕾舞《愛》拉開了序幕,優雅的雙人芭蕾闡釋了美素新品保持肌膚年輕緊致的一大功效,將“撫平時間痕跡 煥然幼滑新肌”的理念傳達了給了現場來賓。身著粉色服裝的芭蕾舞女演員不禁讓人聯想起肌膚新生之後的粉嫩,表達了女性對於保持美麗容顏的渴望。因為美麗與愛情,是每一個女人的夢想,只有內外兼修的女人,才能得到人間至愛。動人的雙人芭蕾表現出美素新品所擁有的抗衰老功能,表達了女性渴望擁有的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女性魅力。

在舞者優雅展現肢體語言的同時,會場中央始終展現的美素新品系列手繪平面稿,更是烘托出了一個嬌美的中國女性容顏。

現場,德國巴斯夫、法國賽比克、法國科寧、美國陶氏、德國默克五家國際合作企業代表上臺,為新美素送上美好祝福。《ELLE》、《時尚》、《瑞麗伊人風尚》、《嘉人》、《健康之友》、《都市麗人》等媒體代表也為新美素髮表了溫馨寄語。他們在對美素給予美好祝福的同時,也對美素品牌所暗含的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感到無比欣賞。

美素榮膺“最美中國時尚品牌” 鄭春影董事長萬千感慨溢於言表

發佈會尾聲,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會長馬婭女士,特意為新美素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同時,她代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向美素品牌授予了“2009年度最美中國時尚品牌”稱號。鄭春影董事長在熱烈的掌聲中上臺接過馬婭會長授予的榮譽獎牌,回望美素8年的奮鬥歷程,從專業線到日化線的全面轉型,好比看到辛苦養育的孩子終有所成,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幾度哽咽不能語,對美素品牌無法掩飾的情感打動了所有在場來賓的心。

一段激情澎湃的創意歷險的結束 一個中國品牌的商業傳奇的開始

中國已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競爭激烈,充滿變化市場越來越細分,中高端市場幾乎被國際品牌所壟斷。美素需要脫穎而出,需要有清晰而獨特的品牌理念和個性,滿足消費者美的的追求和情感需求。與此同時,現代女性對美的需求遠遠不止停留在表面。東方式如玉美肌,自信獨立的優雅氣質,海納百川的胸懷,才是符合現代精神的美膚哲學。發掘女性內外兼修的摩登魅力,與美素所提倡的時尚中國美不謀而合,如果用花來比喻這種魅力,就如同一朵水中牡丹吐露著優雅的芬芳。

美素——全球性企業合作的結晶,以律動平衡為核心理念,對中國經典元素進行現代化、時尚化的演繹,以世界最先進的科技,運用最經典的成分,立志打造獨一無二的中國高端品牌。新美素的順利上市確立了美素的新起點和未來的發展,標誌著美素成功邁入了高端品牌的行列,也必將引領中國品牌走向自主創造的全新階段。



(本文來源:網易 )

伽藍集團即將從幕後走向台前,兩年的資本運作已水到渠成《轉》

伽藍集團董事長助理白榮濤潛伏600656兩年出任副總,並擔任子公司珠海信實法人代表,珠海信實還持有另一子公司珠海裕榮華投資40%股份,珠海信實成為600656的主要對外投資平臺和股改承諾款的收款人。

2010-12-16珠海信實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對江蘇金泰天創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現金增資獲得40%股權。

2010-7-13公司全資子公司方達環宇環保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將所持湖北天瑞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33.90%股權轉讓給本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信實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2011-7-14珠海信實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擬斥資2656.45萬元收購上海震宇實業有限公司所持有金泰天創54%的股權,收購完成後,珠海信實將合計持有金泰天創94%股權,納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鄭春影介紹,根據伽藍集團制訂的國際化品牌戰略規劃的需要,20093月伽藍集團進行了企業重組,原有的“伽藍國際美容集團”、 “上海奧之美實業有限公司” 等五家企業重組合並後成立了新的企業集團——“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家無地域限制和跨行業經營的,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化的大型集團企業,註冊資金一億元,總部設在上海。
鄭春影表示,重組後的伽藍集團,仍將以化妝品生產與銷售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營業務。重組為伽藍構建了國際化發展之路,並同時滿足資本市場的要求,為未來上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準備。目前公司上下正全力籌備在A股上市事宜。
2010519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化妝品高端沙龍上,國內知名化妝品企業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對騰訊財經表示,集團正全力籌備在A股上市事宜。

进境化妆品质量不合格 美国成“高危区”

2014年03月04日 ⁄ 聚美丽编辑: 荷 婉

【聚.评】据悉,2013年共122例化妆品被列入不合格进境化妆品,其中,34%不合格进口化妆品来自美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于2014年初在其官网上完整披露了2013年进境不合格食品和化妆品的相关信息。
  据悉,2013年共122例化妆品被列入不合格进境化妆品,其中,34%不合格进口化妆品来自美国,高达19%的不合格进口化妆品为口腔用品类产品。标签不合格和菌类超标成为进口化妆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国家质检总局对此作出郑重说明:对检验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将不予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它用处理。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提供的相关信息,2013年的5月至8月是国家相关部门对进口化妆品监督检测力度最强的时间段,仅5月就达到26例,四个月共检测出67例不合格进口化妆品,占全年被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的55%。而在这67例不合格进口化妆品中,面膜类共16例(全年被检测出的不合格进口面膜18例)。由此可见,2013年面膜进口的高峰期为夏季,这与国内面膜市场下半年秋季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联。

洋货“逃离” 化妆品国货“逆袭” 《轉》

2014年03月06日 ⁄ 聚美丽编辑: 淼 淼

【聚.评】中国消费品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几年,本土护肤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与外资品牌抗衡,照此趋势,本土化妆品领域又将迎来新的春天。
      
      曾在中国化妆品消费结构中占据金字塔顶部位置的外资品牌化妆品,在近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资护肤品品牌市场增速逐渐放缓,露华浓、卡尼尔、媛碧知等国外日化品牌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据了解,本土护肤品老品牌开始推出中高端产品与外资品牌抗衡,而新兴护肤品品牌也开始细分市场,想在护肤市场上分一杯羹。按照近两年来的发展态势,本土护肤品除了不断改进配方、重点研发适合国人肌肤的产品外,还具有价格上的优势,本土化妆品牌将要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市场
  外资化妆品牌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一直以来,欧美、日韩化妆品是我国女性消费者的首选。继去年12月底美国化妆品品牌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今年1月法国欧莱雅宣布旗下品牌卡尼尔退出中国市场后,日本药企乐敦制药旗下定位高端的嫒碧知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联合利华则表示在新的一年公司会调整旗下旁氏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国际日化巨头们一直处于业绩和利润下滑的窘境。美国雅诗兰黛公司2013/2014财会年度第二季度(2013年10-12月)销售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按不变汇率增长4%),净利润4.325亿美元,同比下跌3.4%。其中中国的零售增长幅度仅为“个位数”。
  欧莱雅2013年三季度营收为54.8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滑0.8%。一直作为其业绩增长支撑的亚太市场罕有地出现了1.2%的下滑,这是欧莱雅首次在该市场出现的负增长。
  在这些国际日化企业纷纷遭遇业绩困境的同时,一些本土品牌开始趁势崛起。
  本土品牌趁势崛起 十年间销售总额增长8倍多
  据《2013中国知女美妆消费大调查白皮书》最新发布,我国化妆品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并预计2013年化妆品消费额已达3000亿元。同时,该报告还指出,从2003年206.9亿,到2012年的2000亿元,十年间我国化妆品销售总额增长了8倍之多。
  此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化妆品越来越关注。
  业内专家分析表示,近五年来,外资大众护肤品市场占有率从近60%下降至45%左右。被外资收购的小护士、丁家宜等发展也大不如前。外资品牌在华的半壁江山日趋减弱,而本土大众护肤品则在此期间快速增长。
  国产品牌中,自然堂销售额排在首位,年销售额约50亿元,仅排在玉兰油后面,其销售额超过欧莱雅旗下任何一个在华的品牌。
  数据  国产品牌差异定位撑起了“一片天”
  本土品牌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中药、草本等概念,佰草集等的成功就是因为扛起了汉方护肤的大旗,并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结构。在欧洲市场,佰草集因其“中国风”和独特的产品功效拥有极高的人气。
  中怡康调查数据显示:
2011年-2013年佰草集市场份额增长了0.35%-0.41%。2011年-2013年羽西市场份额增长了0.09%-0.21%。2011年-2013年自然堂市场份额浮动率在0.03%-0.06%。2011年-2013年佰草集和羽西市场份额是持续增长的,2013年自然堂的份额有所下降,自然堂还需要在营销方式和创新上多做努力。
  从中怡康的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佰草集、自然堂等中国本土品牌均已成为欧莱雅、玉兰油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
  2011-2013年佰草集、羽西和自然堂的市场销售额份额已经超越了同档次的嘉媚乐,2011年-2013年佰草集超过嘉媚乐6.2%-9.5%,羽西超过嘉媚乐0.4%-0.5%,自然堂超过嘉媚乐0.6%-1.3%。2011年-2012年佰草集和玉兰油市场的销售额份额相差2.3%-4.6%,2013年佰草集一举超过玉兰油0.3%的份额。
  分析 本土品牌应优化资源增加市场份额
  记者从著名美妆护肤专家处获悉,就一些外资品牌纷纷退出中国市场而言,集团为了提升效益,不得不砍掉“不卖钱”的平价品牌,从而优化资源和产品线,把更多精力分给品质更好的品牌。
  它们的退出也削减了国外平价品牌对于本土品牌的冲击力,为本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渠道。同时也给中国本土品牌敲响了警钟,中国中低端护肤品消费者人群相对年轻,普遍缺乏对产品的基本判断力,内心存在着“用进口产品比用国产产品高级”的想法,导致他们盲目追求品牌。
  所以,面对化妆品行业整合的局面,本土化妆品牌应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知程度,为今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普有机护肤 有机日程甚远

2014年04月28日 ⁄ 聚美丽编辑: 叶子

【聚·评】说起有机护肤,估计大家又爱又恨。而我们了解的有机护肤估计也只停留在纯天然,无毒,绿色。本文作者不打假,不谴责,本着教育大众的心愿给大家普及有机护肤。
  有机≠天然护肤
  有机和天然护肤,其实这两者是不对等的。化妆品的原料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化学护肤品(我们日常用的),天然护肤品,有机护肤品。可以说有机产品一定是纯天然的,但纯天然产品却未必够得上有机级别!或者说,纯天然的产品比有机产品差的很远。因为有机是有“身份证”的。
  就像“绿色食品”标志需要有关机构的严格验证才可以得到,得到“有机”的称号也要经过重重认证。一般来说“有机护肤品”比“纯天然护肤品”的理念和品质上更精益求精。因为它从护肤品的原料上就有严格限定,要求天然原料在培养、生长、萃取、制作的环境(如土壤)及过程中,不受基因变种及人工化学添加影响,必须要由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植物提取物所组成。此外,有机护肤生产过程要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督,需要列明所含有机成分的比例,成为顾客在选购时的可靠依据。
  有机的“身份要求”
  有机护肤品有两个级别:“有机”及“认证有机”,前者是专业机构(目前世界上认证标准最高的是:美国的USDA和澳大利亚的OFC,通过这些认证的护肤品比较少)认可其原材料的培育过程符合有机要求;而后者更需经过专业组织严格测定其有机成分的百分比含量(目前各国的认证标准并未统一,最低的含10%,但是不是成为有机护肤品,还有要求有机成分至少在70%以上,最严格的要求是成品中95%都为有机成分)。“认证有机”是目前最高级别的有机产品类别。
  OFC和USDA都采用了4个有机级别的表示方法:
  1、100%有机认证:由100%有机成分制成;
  2、有机认证: 至少由95%以上的有机成分制成;
  3、由有机成分制成:至少含有70%以上的有机成分,不含GMO(转基因成分)
  4、标签上含有有机成分:产品中含有低于70%的有机成分可以表示在包装上,但是该产品不能在包装正面打着有机产品的标志名号。但很多化妆品公司经常在此问题上浑水摸鱼,美化自己的产品为有机产品。
  国内、国外谈有机
  最近几年有机护肤品在欧美“势不可挡”,有不少国际大牌以各种国际认证去推广自己的有机化妆品。有资料显示,欧洲已有许多领军的大零售商开始投资天然有机化妆品。英国的大超市使用自己的商标来销售天然有机化妆品,德国连平价超市都推出了经过认证的天然化妆品。
  而在中国,自2012年7月起,国家就叫停了化妆品有机认证,产品对外宣传不能再主打“有机”。
  我国2014年4月1日实施的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对有机产品的配料含量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明确规定,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中的127种产品中,并不包含化妆品。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说,在国内有机产品市场中,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一些生产者没有完全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是有机的它就冒充有机,或者有一点点有机的成分它就标识整个都是有机的,个别认证机构为了单纯的追求他们的经济效益,所以也没有完全严格的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的管理规定和标准进行严格的认证。
  中国化妆品香精香料协会秘书长陈少军介绍,“有机护肤这一领域国外做得比较到位,在国内,目前没有有机化妆品的标准,其配方和工艺非常复杂,而且保存时间短,容易变质,护肤功能难以保障。”
  上有政策,下不悔改
  虽然国家有明确规定不能在对外宣传上打有机,但是市场上“有机”化妆品依旧很热。
  记者在淘宝搜索栏输入“有机化妆品”,搜索结果出现4824件包含有机字眼的产品。
  不少国内品牌皆被销售公司打上了有机的旗号,甚至有些产品在外包装上都打上了有机的认证标志。而在线下,所谓的有机化妆品也卖的不亦乐乎。
  然而,凭着国内现有技术,有机护肤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美白出新规,各方言论大集结《轉》

2014年04月29日 ⁄ 聚美丽编辑: 叶子

【聚·评】2013年12月出台的新规将美白产品纳入到祛斑类化妆。至此,小日化企业叫苦连连,该条新规能否促进行业的洗牌呢?
  美白在亚洲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白种人不求美白,黑种人也 不谈美白,唯有在亚洲,黄种人却以白为美,更有一白遮百丑之说。
  目前中国有3800多家日化企业,而涉及美白的产品占了三分之一。在过去的10几年里,美白在中国化妆品行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美白出新规,美白归入祛斑
  2013年,日本美白产品佳丽宝“白斑”事件在化妆品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白产品的质量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2013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食药监总局”)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主要包括美白化妆品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相关要求。
  食药监总局在2013年12月发布的通告中表示,“宣称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的化妆品,与宣称能减轻皮肤表面色素沉着的化妆品,一并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自2015年1月1日起,上述产品必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后方可组织生产。2015年1月1日前已经生产的相关产品,可销售至其保质期结束。”该规定在2015年6月30日开始生效。
  美白紧箍咒,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美白产品在我国都只需在产品上市后尽快向相关部门简单备案即可,而新规将美白产品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可谓是给美白产品加上了一道“紧箍咒”。
  虽然规定明年才生效,但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留给企业的申请时间过短,光产品检验就要105天,当中包括80天的“毒理”和25天的人体斑贴,然后进入产品生产能力审核,保守估计要58个工作日,再加上产品申报受理及技术评审,需要125个工作日,即便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美白产品走申报流程就需要355个工作日。扣除国庆、五一等假日,起码一年多才能拿下来。
  除了申请时间过短备受诟病,价格也是被热议的问题。“毒理学检测11900元,人体斑贴1800元,加上生产能力审核费1500元,以及产品申报到北京来回差旅费5000元,一件单品光审批费用就要花20200元。”有业内人士坦言。
  对于进口品牌的美白类化妆品而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非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单品申请通过周期通常在8—10个月,费用在5800元左右;而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申请周期则为12—18个月,费用为13700元左右。
  “其实特殊化妆品的检测费用成本在8000元左右,但因为指定了检测机构,价格也很高。像我们企业有120款化妆品涉及美白,目前有特证的只有4款,未来的投入可想而知。”某日化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全国日化行业涉及美白的产品占了三分之一,全国有3800多家日化企业,每家美白产品基本不少于10款,有的甚至占产品比重80%,若所有产品都要申请“特证”(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那么差不多有4万个证需要批,但国家历年来批下来的特证才约1.9万个。而按照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2013年共计审批的产品数量为2200个。
行业从业人员的声音:美白不等于祛斑,新规“不合法、不必要、不合理”
  新规出台仅仅一个月,却遭遇业内强烈反弹。2014年1月17日下午,广东省日化商会就新规举行专题研讨会,近80名广东日化企业界人士就新规的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3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结论为新规“不合法、不必要、不合理”。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现场表示,将总结梳理各企业界代表意见,整理成报告上交至国家有关部门,以期有所回应。
  环亚集团董事长胡兴国表示:“这条规定将美白产品划分为特殊化妆品,而像环亚这样的企业很早就获得了这方面的证书,但对其他中小品牌而言,要想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这个成本也是较大的。“
  “其实特殊化妆品的检测费用成本在8000元左右,但因为指定了检测机构,价格也很高。像我们企业有120款化妆品涉及美白,目前有特证的只有4款,未来的投入可想而知。”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该新政的实施是为了控制美白化妆品的安全风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审批制其实并无法杜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分添加,也并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目前,美容院相对来说是美白等功效性产品的“重灾区”,一些美容院产品为了追求效果为不惜添加各种违禁产品,而申报新政反倒容易被“利用”,让美容院在向客人推销时多了一层强调功效的“说辞”。
  “其实,我个人认为"美白"跟"祛斑"是有区别的。”一位多年从事美白产品生产的业内人士指出,“美白”的方式很多,有物理掩盖式,例如粉饼、BB霜等能达到暂时美白效果的;有漂白式,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美白;还有医治黑色素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皮肤吸收进行改善,达到祛斑效果;还有加速皮肤角质层的更新提升皮肤亮度让皮肤看起来显得白净的,还有通过皮肤免疫反应来改善肤色美白等等多种方式。因此不能笼统地将“美白”与“祛斑”画等号。
  专家的声音:新规促进行业洗牌
  虽然企业忧虑重重,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严格审批制度将促进行业洗牌。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表示,近年来特殊用途化妆品出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化妆品政策大修,将有助于改变市场管理某种程度上的失措,让行业变得更加有法可依。
  亚洲PHPC咨询公司总经理谷俊表示,依照国内现有的化妆品法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是不可以委托生产的,而很多化妆品企业一开始都是以OEM的方式进行市场开拓,若一旦扩大特殊化妆品监管的范围,即意味着很多产品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通过政策调整进行行业洗牌的同时,其实也对企业的产品品质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的声音:新规有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从源头杜绝
  然而,许多消费者却认为此次新规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规让美白产品市场的准入门槛更高,上市流程更加严格,不良厂家钻空子的机会少了,消费者未来使用的美白产品将更加安全。”作为“美妆达人”的杨雨这样表示。
  她认为,当前美白市场鱼龙混杂,有的不良商家在产品中加入硫化汞等不安全成分,有的只是加入钛白粉之类的物理遮盖材料,但却都敢宣称“美白”,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新规可以让那些忽悠消费者的企业加速淘汰,让真正拥有美白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不过,也有一些对美白原理了解得更深的消费者,对于新规的可操作性存在担忧,长期从事护肤品、化妆品海外代购的淘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淘小姐注意到,国内出现了一些美白产品在广告中不直接使用“美白”“祛斑”等字眼,而是用“去黄”、“去黯哑”、“提亮肤色”、“一致黑色素沉着”、“改善皮肤暗沉”等描述,这很可能就是为了规避相关部门对美白产品的严格监管,而只有对原料进行管理,才能让所有的产品都没空子可钻。

2014年1月化妆护肤品品牌网络广告投放费用 Top10 《轉》

2014年03月18日 ⁄ 聚美丽编辑: 淼 淼

聚.评】2014年截止到1月份,化妆护肤品品牌网络广告投放费用Top10的企业数据名单。
  iResearch艾瑞咨询根据网络广告监测系统iAdTracker的最新数据研究发现,2014年1月,化妆护肤品品牌网络广告总投放费用达1亿元。其中,玉兰油投放费用达1055万元,位居第一;巴黎欧莱雅投放费用达921万元,位居第二;迪奥投放费用达821万元,位居第三。
  艾瑞iAd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月,视频网站、门户网站和时尚网站是化妆护肤品广告主的首选投放媒体。其中,视频网站投放费用达3351万元,占总投放费用的33.6%;门户网站投放费用达2886万元,占总投放费用的29%;时尚网站投放费用达1740万元,占总投放费用的17.5%。
来源: 艾瑞咨询 

行业标准:中国ECR委员会 产品定义及分类

PRODUCT DEFINITION AND SEGMENTATION

产品定义及分类

1.目的:

“产品定义及分类标准”致力于为零售商品设立标准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使不同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采用相同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从而促进市场的标准化和各方的协作。

该标准的使用将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并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2.意义:

- 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

“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选购符合目标顾客的商品、科学地陈列商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 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

“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 帮助零售商根据自己的定位决定品类结构、是否突出发展某个子品类、是否引进某个新品、商品价格策略等。商业企业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系统中,很容易地产生各种品类子品类业务报表、进行品类分析(销量、销额、占用率、库存、利润等)、进行品类管理。

- 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

“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与制造商进行生意情况回顾和制定联合生意计划、提高联合品类管理工作的效率、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

- 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使不同零售商、制造商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品类层次的交流合作,关键品类业务指标的相互比较,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3.标准的产生和维护

由行业领先的制造商、零售商、顾问公司、行业协会等牵头来制订,向行业发布。
根据品类的发展定期更新。


4.使用

- 供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使用。

- 制造企业在推出新品时,要向商业企业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包括所属的品类、子分类等。

- 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的数据库内,供报表和分析使用。

- 在进行品类管理和深入业务分析时使用。

- 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合作过程中使用。

由糯米网财报看中国团购行业苦逼之现状《轉》

2013年5月14日,人人公司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

人人公司旗下团购网站糯米网在 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514万美元,和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102%,但和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有所下滑;2013年第一季度糯米网继续亏损,亏损额超过营收,达690万美元。

糯米网是中国团购行业前五强,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公开真实财务数据的团购网站。品途咨询认为,通过糯米网的财务数据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团购行业的情况。整体看来,和美国同行相比国内团购网站在营收规模、毛利率和客单价等数据上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团购行业依然十分苦逼。

销售额难掩营收规模小、毛利率低的残酷现状


人人公司的财报显示,旗下糯米网201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规模为514万美元,和2012年第一季度的254万美元相比大幅增长102%;团购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糯米网201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规模因此和2012年第四季度的552万美元相比下降了6.9%。

同期,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的营收规模为6亿美元,作为中国团购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糯米网的差距非常大,不足Groupon营收的1%。而团800的数据显示,糯米网201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7.3亿元(约合人民币1.19亿美元),在中国团购网站里面排名第四;如果从分成的角度看,糯米网的营收额占销售额比例仅为4.3%。同样对比美国的Groupon,同期Groupon的营收规模占账面交易额的比例为42.7%,是糯米网的十倍。

品途咨询发现,中国团购行业毛利率过低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团购网站靠卖电影票等品类冲销售量,但这些品类并不能产生实际营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团购同行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运营支持高居不下,亏损扭转难度非常大


人人公司的财报显示,糯米网2013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额为690万美元,超过了其514万美元的营收规模。2013年第一季度,糯米网的运营支出高达1180万美元,销售和市场、行政管理费用都高居不下。

对于团购网站来说,要维持正常运营需要庞大的员工规模,特别是对销售人员的依赖特别大,而庞大的团队规模使人力成本成为企业不可承受的负担。另外,团购网站需要大规模的推广才能获得新增用户来提高销售,各大团购网站普遍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支出较大。在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国内团购网站要想实现盈利,一方面需要大幅提高效率,以技术驱动而不是人员驱动去提高销售;其次,需要在提升网站用户粘性和品牌美誉度方面下工夫,使销售的增长是更多依靠品牌而不是市场费用的投放。


客单价低,每份团购单的营收非常小


品途咨询在研究人人公司的年报时发现,2012年糯米网的营收规模为1645万美元,同期糯米网共卖出去7250万份团购单,平均每份团购单的营收仅为0.23美元。

和历史数据相比,2010年糯米网平均每份团购单的营收为0.57美元,2011年后由于价格战兴起,受之影响糯米网每份团购的营收下降到了0.22美元;2012年团购价格战有所缓和,但每份团购的营收并没有明显提升。

团购网站每份团购单的营收低一方面说明团购网站的分成比例过低,另一方面说明团购的整体客单价不高。目前,很多团购网站的团购单产生的营收非常小,甚至还有零营收和负营收的团购单(如电影票、抽奖)。美国的 Groupon 在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的十二个月内从每个活跃用户获得的营收为138美元,数据要远远好于国内同行。

品途咨询认为,单纯靠团购单冲销售量但不产生营收的行为并不可取;一个健康的模式必须建立在能够使团购网站、商家和用户都能受益的基础上。随着中国团购逐渐走向更为理性的发展阶段,未来行业整体的折扣水平将回归正常。


生活服务艰难,实物团购无优势


以团购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和实物类商品相比,服务类商品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而且线下商户同一时段的接待能力总是有限,这导致服务类电子商务将比实物类电子商务发展更为艰辛。

无论是生活服务电商还是O2O,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虽然广阔,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对于糯米网来说,受制于母公司是上市公司,需要提高规模来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因此糯米网加大了对实物商品团购的重视力度。但实物商品团购从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团购,更多的只是实物商品折扣的概念;而且独立团购网站和其它大的电商平台竞争时,在实物团购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对于团购网站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线下服务商户的把控能力,和自身平台的技术性驱动能力。品途咨询认为,独立团购网站要避免把过多精力放在追求实物团购的短期利益上,而是应该把更多精力投放到打造长期的竞争力上面。

从以上糯米网的财报可以看出:

国内团购网站在营收规模、毛利率和客单价等数据上和美国同行差距非常大,真实反映了目前中国团购行业的苦逼现状;而目前中国团购行业的实际情况远不是通过表面的销售额数据能够体现的。尽管如此,品途咨询认为,作为生活服务电商的典型代表,团购模式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完善;未来,广阔的生活服务电商市场有望撑起一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黄渊普(品途研究总监,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新浪微博@黄渊普。

学校附近赚钱行业 化妆品行业居首

2014年03月24日 ⁄ 聚美丽编辑: 淼 淼

【聚.评】除了女人和小孩的钱好赚,还有一类人的钱也很好赚,那就是学生,下面推荐3个学校附近的赚钱行业,仅供创业者参考。
  1、化妆品行业
  化妆品业中国女性大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爱美,就算是价格不菲的高档进口化妆品也拥有大量的追随者。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高速增长印证了一句话:“女人的钱最好赚。”现在还要加上一句“男人的钱也不难赚”,因为一向以严肃保守著称的中国男性也开始注意起“面子”上的问题。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广大中国化妆品业年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十大赚钱的暴利行业,近十年化妆品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业内人士估计,今后几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额将维持在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消费总额将达到800亿人民币。
  目前占据化妆品高档市场的主要是跨国企业的品牌,比如SKⅡ、欧莱雅、雅芳、资生堂等。什么是“中国式化妆品”?即我们中国人的化妆品不仅强调养颜,还强调养生,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的时候,营养会通过肌肤渗进体内,增进健康。
  2、软件行业
  游戏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精品纷呈。国内游戏软件产品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突破,不论是产品种类,销售数量以及销售金额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国产游戏《傲世三国》一上市,就由国外著名的发行公司做全球总代销,十几种语言版本同时发行,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Linux软件异军突起。虽然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应用,但它受到了产业界的极大重视,众多的IT厂商对Linux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随着国外知名品牌的纷纷加大投入,杀毒软件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市场份额由过去KV3000和瑞星、KILL三分天下的格局转变到今天KV3000、瑞星、金山毒霸三分天下。
翻译类软件在去年评比中无一上榜。以往备受用户喜爱的翻译类软件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均被挤出了局。这大概与市场上这类软件已经趋于饱和、新产品升级技术不大以及产品价格调高有关。
  3、环保行业
  目前,在可再生资源、生态环保等领域里的创业者才刚刚起步。但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风险投资者瞄准了他们,投资领域慢慢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与环保生态相关的行业。环保领域创业包括垃圾回收、加工利用乃至于修旧利废。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将来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环保产业的需求量就越大。
  目前环保投资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很大,国家鼓励并给予优惠政策,而且还几乎没有出现竞争。其中仅废旧物,估计产值超过万亿之多。环保领域有望成为创业者的下一片蓝海。
来源: 中国行业研究网

商业地产运营思维 中国百货业O2O落后的核心症结

2014年03月27日

【聚.评】目前,国内百货企业采用的“O2O”模式,无论从运营重点还是概念本身,都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而在美国,类似的运营模式,通常采用的概念是“全渠道零售”。美国百货企业多数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定位清晰,因此在品类管理方面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拓展品类。
国内O2O运营场景
国内已经有不少百货企业开始O2O实验,从这些案例中大致上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基本上依赖于阿里或者腾讯的产品(目前还不能称为解决方案),核心是以客流导入为主要目标的场景和业务设定;所有的核心O2O体验,在应用场景方面都依赖于平台化的产品,在自然和常识性的体验设计方面有局限性。
基于这两种特点,国内百货出现了两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以移动支付产品为核心的业务设计:这个场景通常是由移动支付企业提供一个优惠或者返利的补贴,商家提供一些商品和运营环节的支持,双方共同进行营销和宣传。当顾客在实体店铺内决定购买某一商品后,将拿着导购手开的交款小票到收银台,在支付时选择某种移动支付。
这个场景最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明显提高业务效率,当优惠和活动结束以后,因为不是自然和常识性的体验设计,往往很难持续。
虚拟商品墙二维码购买业务设计:实体店铺将一些促销力度比较大的商品组合后放在虚拟墙上,并生成二维码。顾客扫描二维码,完成移动支付(这个场景下移动支付就是符合常识性的环节)后,需要选择自提或者快递。如果选择自提,则要到专柜出示已经支付的凭证提货。
这种方式的麻烦在于专柜如何验证。这必然需要在专柜配备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设备,以及相应的后台系统。也可以安排在客服统一提货,或者把这些促销商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柜台,但这个运营细节的成本和业务流畅性都不是很理想。如果选择快递,这个场景变得很有意思:为什么不通过网上商城购物?而是跑到实体店来折腾。更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个购物场景的设定,不符合消费者在实体店的消费习惯和真实需要。同时,用于推广的商品只是在搞活动的时候才推出,难以形成持续业务。
而如果百货企业把这些促销商品持续用于虚拟墙二维码销售,就非常类似部分传统百货摆在入口的“促销花车”一样,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经营举措。因为促销商品应该沿着实体店动线布局以引导客流在全店浏览,这也是零售经营的常识。
美国百货业的全渠道业务设计
北美的百货企业在设计一种创新体验的时候,企业都会充分考虑消费者最自然的状态是什么,而不是以强迫改变原有习惯为出发点。
如果有机会走进位于纽约Herald Square的梅西百货,消费者将被提示开启APP并完成双向确认的签到(这个环节是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核心步骤),然后入口的传感器会推送本店促销信息以及电子优惠券等。当进入浏览动线后,经过每个区域你都可以从你的智能手机APP中浏览到附近区域商品的促销情况和查询进一步的信息,例如评价、商品原材料和价格比较等。而这个步骤,自然的就可以链接到虚拟渠道和各种社交媒体,完成了渠道间的无缝转移。
在支付方面,顾客可以在完成购买选择后自行扫商品上的条码,通过移动支付完成,也可以在设定的一些有人或无人的收银点通过传统方式或者非接触电子钱包支付。在购物体验和管理方面,顾客可以提前通过APP设定自己的关注商品和一些提示信息,当进入实体门店后将得到相关的信息。
从截至目前的状态来看,北美运营的核心是围绕“商品”进行,很“自然的”采用新技术,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为目的。国内O2O运营的核心是围绕“营销活动”,通过优惠或者电子券的形式,以改变消费者的某种习惯和客流路径为目标。
中美差异
根据IBM在2014年最新发布的一项针对3万名全球消费者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最关心的五项全渠道能力分别是(从高到低排序):
1. 保证跨渠道商品价格的一致性体验
这在国内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最近看到有专家指出苏宁业绩滑坡就是因为线上线下同价。但这在北美是个常识性问题,如果消费者看到同样一件梅西百货的商品,在网上、实体店或者移动终端上价格不一样,第一反应会是梅西百货的系统出错了!为了保证这个一致性,美国百货企业也会为了营销目的设定一些专供某个渠道的商品,但一定会避免同一商品不同价格的情况出现。
2. 在实体店铺发生顾客所需商品“缺码断货”时,能够异店或者从仓库直接快递至指定地址的体验
这是实体店中经常发生的场景,当消费者发现一款心仪的商品但遭遇缺码断号,通常非常沮丧,而这又是百货企业最常见的现象。全渠道背景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终端或者在店终端查询到是否和在何地有库存,然后通过快递方式完成购物。这个业务环节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需求很大,但过去大多数美国百货企业做不到,原因主要是成本问题。但全渠道下,由于虚拟渠道已经存在,使得配送调拨环节的成本得到优化,因此,部分百货商已经开始支持这项服务。国内百货企业绝大多数没有实现单品管理,连起码的库存实时查询都做不到,也就无法完成后续的交付过程了。
3. 对各渠道订单进行实时跟踪的体验
在这方面,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得非常好,但百货企业相对滞后,尤其在O2O背景下,跨渠道的业务逻辑更加复杂,对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系统支持能力考验更大。
4. 不同渠道稳定的商品分类的体验
美国百货企业多数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定位清晰,因此在品类管理方面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拓展品类。即使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新渠道,他们仍然会坚持自己的经营特点,往“深”做,而不是往“宽”做。
5. 能够在店完成虚拟渠道订单的退货体验
美国百货企业的连锁规模相对较大,可以很好支持这个体验。国内百货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但在门店集中的区域,应该可以实现这样的体验。
中美O2O业务差异之因
形成这样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企业内外部进行分析归纳。
外部影响:二者O2O的推动力量不同
国内的O2O实践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互联网平台。作为平台,其产品是普适性的,因此百货企业在应用的时候,只能按照既定的产品设计业务场景和体验流程。同时,平台作为一个独立的盈利组织,需要考虑自己的战略和盈利模式,很难兼顾到百货企业的消费者体验的深度运营层面。
国外推动力量是百货企业本身,出发点都会考虑到自己的定位、目标消费者、商品组合等特征,围绕提升消费者核心体验为目标来开展全渠道销售。同时,国外百货企业大多数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考验,经历过无数次的周期和各种冲击,非常明白零售是“围绕商品开展的一项无终点为消费者服务的马拉松运动”,因此,它们的每一项设计都会关注“可持续运营”和“可盈利”两个基本判断指标,营销通常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反观国内,国内传统百货由于最近几年销售下降比较快,盈利和生存压力非常大,更需要“快”的解决方案,来迅速减缓顾客流失的速度。
而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来自于企业内部。
长期的联营制,国内大多数百货企业在事实上形成了商业地产运营思维,不关注商品的经营习惯很难被改变。在全渠道背景下,仍然是“以场控人”的“二房东”思想。因为缺乏单品管理的技术基础,只能绕开零售管理的核心——商品及供应链管理,去关注相对容易见效的市场营销环节。北美百货企业绝大部分商品为自有自营,而且信息化投资和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基于商品设计全渠道的体验。
寻找线下零售的O2O机会
由于样本为全球采集,本文列举的IBM调查报告提到的体验重点,不一定构成对中国百货企业行动的支持。但可以提供借鉴的是美国百货企业决策的方法论——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入手,更多地通过常识性来判断,而不是从百货企业管理运营角度出发或者专家咨询来解决。
在已经过去的“旧世界”零售历史上,没有一家零售企业是依靠营销成功而保持基业长青的,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美国,而且适用于全世界,当然包括有特色的中国。因此,百货企业在获得互联网平台的流量支持后,更需要的是全业务链重点环节“内功”的全面提升,来保证客流沉淀和重复购买的运营指标。
作为全渠道关键节点设备——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使消费者在各个渠道中无缝跳转的体验成为可能。但对于国内的百货企业而言,单品管理是前提技术,类似IBEACON的室内定位技术则是实现自然流畅全渠道体验的关键技术。缺乏这两个技术和相应后台系统的支持,任何形式的O2O只能在营销层面开展。
最后,仍将引用IBM调查报告中提到的一组关键数字作为本文的结尾:实体店购买比例从2013年初的84%下降到72%;“实体店试穿网上购买”行为的占比已从2013年的50%下降到30%,意味着70%的消费者已经习惯直接在虚拟渠道完成购物,实体店铺竟然连想当“试衣间”的机会都在逐渐消失。

屈臣氏内地独资化或加速:上海烟草将彻底退出



2014年04月17日 ⁄ 聚美丽编辑: 荷 婉



【聚.评】 在李嘉诚卖出屈臣氏的部分股份给淡马锡后,近日有屈臣氏内地合作伙伴出售屈臣氏股份。有业内人士分析由此可能出现一波屈臣氏内地独资化浪潮。


  

卖出价为当年购入价两倍

  记者日前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获悉,上海烟草正以7486.6万元价格挂牌出售其目前在上海屈臣氏所持有的20%股权,此番交易一旦完成,上海烟草将彻底退出上海屈臣氏。

  有数据显示,上海屈臣氏原本由上海烟草持股40%,港方持股60%,在2008年时,上海烟草以3600万元挂牌出售20%的股权,彼时,和记黄埔系通过旗下的德高(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接盘,因而目前上海烟草持股20%,德高(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0%。经过4年扩张,屈臣氏整体估值增加,此番上海烟草以4年前约两倍的价格即7486.6万元出售其所持有的剩余20%股权。

  “不可否认,现在屈臣氏的股份价格可以基于淡马锡日前购买屈臣氏的股份来作为坐标参考的,而淡马锡的出价确实很理想。”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按照日前淡马锡购买屈臣氏股份的价格计算,屈臣氏的整体估值达到1770亿港元(7.7544,

0.0004, 0.01%)。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屈臣氏去年盈利计算,平均每间盈利不到75万港元,每间店需连续盈利22年才能达到1700万港元。

  和黄有优先购买权

  “屈臣氏在内地由于之前的政策原因在很多地方是采取了合资的形式成立公司扩张。”黄文杰表示,在目前比较好的价位诱惑下,合作方基于自身的考虑出售屈臣氏股份的行动可能不会是上海烟草的单独一家的行为,或者带来更多的出售潮。

  而和记黄埔系作为屈臣氏合资公司的另一方,则有优先购买权,也许这将成为李嘉诚的屈臣氏内地门店独资化的一个信号。

  据悉,2014年,屈臣氏迎来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展的第25周年。据了解,屈臣氏在25年期间将其渠道布局于中国超过300个城市的1700多家门店,并拥有超过3000万名会员。

  屈臣氏方面表示,未来屈臣氏会将终端继续下沉,开拓更多有消费潜力的三、四线城市,这也是屈臣氏2014年最为重心的战略部署。

中國網購發展的下一步:非標重品類將成主要驅動力

2013年後,中國網購增速將有明顯放緩,中國網購市場開始步入成熟期;到2015年網購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有望達到10%,但增速將下降至23.3%。
  普哥昨天受邀參加了京東舉辦的家電行業峰會,對京東提出的到2016年家電網絡銷售1100億的目標很震撼。在普哥的思維邏輯裡,作為消費者,網購圖書、服裝這很容易接受,網購家電則需要下更大的決心;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圖書、服裝等品類的線上市場已趨於成熟,像家電這樣的重品類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國網購進一步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
  中國網購行業真正進入規模化快速增長階段是在2008年後,這一年網購交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並有高達138.4%的增長率。到2012年時,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突破萬億,達到1.3萬億,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也由2008年的1.1%上升至6.2%;2013年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預計1.85萬億,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進一步上升至7.7%。但與此同時需要看到的是,2013年後,中國網購增速將有明顯放緩,中國網購市場開始步入成熟期;到2015年網購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有望達到10%,但增速將下降至23.3%。
  書籍、化妝品、服飾等標準化輕品類的線上部分增長放緩
  中國網購過去十餘年的發展,基本是靠書籍、3C數碼、服裝和化妝品等少數幾個品類在驅動發展。這些品類的共同點是標準化程度較高、單價較低。網購行業影響最大的是圖書行業,大量線下書店因為網購被迫關閉;化妝品近年來其​​線上部分也發展迅速。服裝嚴格意義上屬於半標準化產品,客單價較低;而3C數碼類屬於高標準化產品,這個品類裡面網購發展較好的是手機、數碼相機等體積小、重量輕的產品。
  中國網購進入成熟期和上述品類的線上滲透率增長進入了成熟期密切相關。從艾瑞諮詢發布的數據來看,書籍的線上滲透率已經超過30%,服裝的線上滲透率超過了25%,化妝品的滲透率超過了20%,3C數碼領域線上滲透率也超過了20%。網購過去十餘年高速發展的品類到現在已經很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網購行業繼續增長的驅動力將發生變化。
  非標重品類將成為電商增長的主要驅動點
  中國網購市場進入成熟期後,非標重品類將成為網購進一步發展的最主要驅動力。首先在非標品類方面,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吃喝玩樂等生活服務大有可為,這將是一個大於實物商品網購的市場;品途諮詢數據顯示到2015年光餐飲的線上規模就能達到1249.6億。另一方面,目前實物電商領域,很多“重品類”依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家電家居等。京東家電昨日公佈的未來三年(2014-2016)計劃就屬於看好“重品類”這塊的發展,京東的目標是2014年家電銷售400億、2015年700億、2016年1100億,很顯然京東把家電這個“重品類”當成了其未來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互聯網是一種先進生產力,它對國民經濟的滲透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和路徑。從最開始的信息層面,到後來提升商品交易的效率,互聯網已經證明其具有巨大的能量;下一步互聯網和生活服務的結合是互聯網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將推動生活服務電商的發展。而隨著用戶對網購的接受程度繼續提升,加上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像家電、家居等“重品類”產品的網購市場也將得到快速發展。這兩方面結合,能推動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未來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非標重品類需要採取新的思維方式
  當然,“非標重品類”的網購市場要發展起來並不容易。像生活服務尤其是餐飲娛樂等領域,要使產品標準化並提供給用戶一致的服務非常難,線下的體驗環節非常關鍵。在家電家居領域,由於產品的客單價很高用戶的信任成本很大,並且體積重量並不適合長距離運輸,它們不可能像書籍化妝品那樣能讓用戶輕易試錯,物流能力和服務水平就至關重要。因此,要想在“非標重品類”的網購市場占得先機和優勢,就必須採取不同於標準輕品類的措施。
  對於生活服務非標品類的網購,需要平台方同時具備良好的線上和線下能力,尤其是要規範商家提供服務的質量,使用戶形成一致的質量體驗,從而增強對自己的黏性。對於家電家居這樣的重品類發展網購,首先需要平台方在物流上提高能力,不僅僅保障速度,同時也能保障配送的質量;其次需要提升服務水平,像京東在家電領域提出的“30天價格保護、30天包退、180天包換”措施如果實施得好,將有望打消用戶網購家電時的顧慮。而無論是生活服務的非標品類,還是家電家居的重品類,它們發展網購都需要具備O2O思維,重視線下體驗,服務好本地用戶。只有這樣,非標重品類才能成為中國網購下一步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沒落歐舒丹:遭信任危機利潤萎縮

2014年06月24日⁄ 聚美麗編輯: 田田

  【聚.評】法國知名品牌歐舒丹曾因口碑極佳的護手霜紅極一時,如今竟攤上虛假宣傳被巨額罰款的事。不僅如此,歐舒丹剛剛公佈的財報還顯示淨利潤大跌27.2%。這個一度風生水起的護膚品牌到底怎麼了?
  淨利潤跌27.2% 業績疲軟
  歐舒丹發布的2014財年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歐舒丹營業利潤大跌16%,淨利潤大跌27.2%。不僅如此,作為歐舒丹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的高增長率也出現了明顯放緩,銷售增幅從去年同期的33%,直線降至18%。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利潤下滑對於歐舒丹來說已經不是首次,就在2013年上半年,歐舒丹的淨利潤更是下降高達57.9%。
  據了解,目前市內共有18家歐舒丹門店。這些門店多是在漢光百貨、新光天地等化妝品品牌集中的大型商場。然而在走訪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和商場內熱鬧的客流相比,光顧歐舒丹的顧客明顯要少很多。即使是在節假日這樣的客流高峰,歐舒丹依然門庭冷若。
  化妝品行業專家李西萍表示,造成歐舒丹業績下滑的原因很多。從店鋪裝潢來看,歐舒丹的門店裝飾明顯過於古板,而且多年不變。從產品外包裝上來講,和其他美妝產品時尚的包裝相比,歐舒丹也明顯處於弱勢。
  優勢不再處境堪憂
  歐舒丹的定位是高端化妝品市場。這點從其產品價格也可以看出。其暢銷款蠟菊膚顏修護精華霜的價格為980元,保濕滲透乳的價格是320元。從價格上來看,和同為一線品牌的雅詩蘭黛、迪奧的產品相比,明顯不具備價格優勢。
  從目前國內高端化妝品市場來看,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幾大集團處於壟斷地位,其市場份額佔據90%以上。而且由於新品牌的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也是異常激烈。
  在此時國內化妝品市場競爭白熱化階段,對於品牌來講,產品定位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對於歐舒丹的定位,李西萍同樣給出了否定。她表示,研究市場上一些成功的品牌不難發現一個特點,這些品牌都有一款主推產品,或者有很明確的主打人群,定位很清晰,這正是鎖定顧客群必須具備的條件。然而這方面的工作歐舒丹顯然沒有做到位。
  “另一方面,歐舒丹主要的賣點是純天然,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不得不說,和歐舒丹剛進入國內市場時相比,現在這個定位明顯過時了。當下所有化妝品企業都強調自己環保,純天然已經不是優勢。而此時歐舒丹沒有推陳出新的想法必然會被其他品牌淹沒。”李西萍如是說。
  鉛含量超標品質遭質疑
  據了解,自2010年5月登陸港股市場以來,歐舒丹作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法國公司,便吸引了市場目光,可謂風光一時。然而此時國內市場關於歐舒丹的質疑卻此起彼伏。
  2013年5月,因鉛含量超標,900公斤歐舒丹杏仁緊膚磨砂膏產品被國家質檢總局集中銷毀。然而距離此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歐舒丹又被開出巨額罰單。今年4月,歐舒丹在推廣旗下杏仁緊緻身體潤膚乳和杏仁纖體美肌啫喱兩款產品時,廣告宣傳產品有纖體的功效。不過,經過臨床驗證,這兩款產品都沒有達到廣告中宣傳的效果,而且產品成分等也無法驗證具有纖體功效,存在虛假廣告宣傳行為。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處以45萬美元的重罰。
  國內某知名化妝品品牌高管表示,不得不說,歐舒丹接連發生的事件讓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有所喪失。也降低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依賴程度,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企業業績。
  月增三店期中國救市
  日本市場一直是歐舒丹最大的單一市場。然而歐舒丹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014財年,歐舒丹日本市場銷售額錄得1.777億歐元,同比下跌19%。日本市場的銷售佔比從上年同期的21%下降到16.9%。在日本的業績不斷下降之際,也從某種程度上刺激了歐舒丹進一步加速中國佈局。
  近年來,歐舒丹中國市場的擴張速度著實驚人。在去年近9個月的時間裡,歐舒丹全球新增店鋪數量為108家。其中,中國內地新增店鋪數量就達到了25家,相當於一個月就有3家新開門店。據了解,從2010年到2013年三年時間,歐舒丹在中國內地的直營零售店數量已經達到144家,僅少於直營店鋪數量最多的美國。而若加上香港和台灣的54家、35家,則中國地區達到了233家。
  對於開店,歐舒丹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Andre  Hoffmann表示,未來集團將一改開店策略,未來將增加面積較大的旗艦店,以加強客戶對品牌的體驗及認識,中國開店會以二三線城市為主。
  對於歐舒丹這種轉戰二三線城市的做法,國內某知名化妝品牌高管表示,在國內一線城市化妝品市場趨於飽和之際,開始在二三線城市發展,不失為歐舒丹尋求自救的方法。
來源: 北京商報/

淺析:今年化妝品牌負面消息接踵而至



2014年06月17日⁄ 聚美麗編輯: 閃閃



【聚·評】本文從三方面淺析為何2014年化妝品負面消息接踵而至。




  1、利潤爆棚

  很多消費者懷疑,大寶屬於暴利產品嗎?當然不是,這裡指的暴利化妝品是針對外資高端產品。據了解,著名SK-II品牌爽膚水在中國定價為560元,而其製造費用僅為6.5元。吃驚麼?就算把生產成本都算進去,每單只費用也不會超過人民幣10元。而資生堂品牌的650元/50克的眼霜包括包裝成本費在內也只花費不到10元。歐伯萊化妝品的那些150元上下的眼霜產品成本僅在3元上下徘徊。所以,化妝品行業的利潤比例非常之高,一般都佔銷售總額的大半。

  2、重金屬超標

  一直以來,各種重金屬超標情況是存在於化妝品行業中的大隱患。在生活中,消費者時常難以舉證,所以需要專業的化妝品安全機構進行檢測。當下,日本佳麗寶化妝品就是因此而導致銷量墜入谷底,企業信譽遭逢重創,但該類事件其實早有先例。前幾年,SK-II化妝品牌面臨下架和退貨的境況就是如此。當時廣東出入境化妝品機構檢測出SK-II化妝品牌系列產品中含有禁用化學物質,這兩種化學成分極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等症狀,因此,SK-II化妝品牌在中國樹立起來的一線化妝品形像功虧一簣。

  3、減量加價

  據悉,歷年來,都有部分化妝品牌更換外觀包裝後,以產品升級為名減輕含量變相漲價。而在化妝品行業中,進口化妝品企業毫不掩飾的漲價方式,一般每年都會出現一次。漲價途徑就是更換外觀包裝,其中包括改換產品規格;另一種則是添加一些全新的物質、原料和元素使產品功能升級,售價提高。還有一種另類漲價的方法則體現在產品代理商經銷力度的改變。




來源: 中研網/

消失的國產之花:本土日化外嫁樣本調查

【聚.評】本土日化名牌,一做出點成績,個個幾乎逃不出外嫁外資豪門的宿命。然而,她們的結局卻大多不甚理想。


  美即控股截至2 0 13年12月3 1日之前的6個月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淨利潤2732萬港元,同比下滑幅度接近80%。

  丁家宜被科蒂停售之後,史上本土品牌豪嫁外資最大單歐萊雅65億港元收購美即案近來也備受關注,一些分析甚至發出了“警示”,指美即“或淪為下一個小護士”。

  2003年,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後者品牌目前已經幾乎在主流市場消失。這一前車之鑑,讓美即的未來充滿變數。歐萊雅方面昨日並未向南都記者披露其正式接掌美即面膜後的銷售走勢,但強調公司正在採取舉措提振美即的業績。眾所周知,在談判達成後,美即面膜的業績即出現了“滑鐵盧”。美即控股截至2013年12月31日之前的6個月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淨利潤2732萬港元,相比上半年的2 .07億港元,下滑幅度接近80%。

  那麼,來自市場的情況究竟如何?南都記者為此對廣州市內的多個KA賣場和化妝品專賣店進行了走訪。



  外嫁後美即業績大滑坡

  4月9日,美即控股宣佈在港交所退市,並正式成為全球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旗下一員。是次牽手,歐萊雅付出了65.38億港元的高昂代價,這是歐萊雅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的史上交易額最大的被併購案。

  依照當時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即在全國共有261名分銷商,12417個銷售網點。其中,屈臣氏渠道占到了40%左右,成為收入主要來源。

  不過,來自廣州多個終端的情況卻顯示,上述渠道銷售情況並未展現出足夠的優勢。

  在廣州海珠區又一城的屈臣氏面膜貨架上,美即係列面膜陳列貨架中央,佔據一半左右位置,店員也在極力推薦美即品牌的面膜,但仍鮮見美即的購買者。購入屈臣氏燕窩面膜的陳小姐稱自己是該面膜的回頭客,而對於美即面膜的感受如是,“一開始好用,後來就沒有效果了”。而該屈臣氏店內的店員則表示:“美即的回頭率不是最好的,但銷售還可以,因為它廣告做得好”。

  同樣在廣百又一城的嬌蘭佳人,美即面膜被分別陳列在店門中央的八格推頭櫃中部和店裡面膜專區貨架上中下方,並有50元7片、買3片送1片等的促銷優惠推出。店員表示,美即面膜的銷售情況還好,在美即的面膜裡面,最多人買的是它的“冰泉補水”面膜,但與其他品牌面膜比較起來,美即不及其他品牌有競爭力。

  而在一些大型超市如五羊新城華潤萬家的面膜貨架上,四面面膜貨架,美即面膜獨占一面貨架。但該店銷售人員在被問及美即銷售形勢時也僅以“還好”作答。

  歐萊雅何以提振業績

  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之一,歐萊雅目前在中國已連續1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背後也含銷售增長放緩的隱憂。

  按照歐萊雅中國披露的財報數據,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歐萊雅在華銷售增速分別為18%、12.4%及10.2%。而依照歐萊雅2013年在中國市場銷售額132.8億元,美即併入歐萊雅中國,將為其帶來近9%的銷售增長。

  可能是基於提振銷售的因素,歐萊雅集團執行副總裁(分管亞太區)兼中國CE O貝瀚青曾公開表示,即便美即淨利潤增速下滑,但“歐萊雅收購美即還是一單好生意”。

  當然,一些第三方分析機構給出的數據,也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歐萊雅信心。根據尼爾森最新數據統計,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面膜市場仍舊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其中,一線城市消費增長28%,二三線城市呈現良好增長勢頭,其中三線城市增長達到29%,中國農村受到消費升級的影響,增長高達48%。據其預計,到2015年,中國面膜市場銷售規模將至少達到300億元。

  而昨日,歐萊雅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給到南都記者的回复,則強調稱“歐萊雅對美即自收購以來的銷售感到滿意”。

  國產之花沉淪

  事實上,美即並非首個在嫁外資後,業績變臉的本土化妝品品牌。

  丁家宜2011年被日化巨頭法國科蒂集團以24億人民幣收購,結果科蒂利用丁家宜渠道大肆發展自有品牌,最終令其旗下品牌阿迪達斯的銷售額增長了將近一倍,而丁家宜銷售額卻下降了50%。

  根據科蒂公司財報,截至2014年3月31日,由於丁家宜的賬面減值,公司該財季虧損2.533億美元,丁家宜所處的皮膚和身體護理部門該季度共減損3.169億美元。

  小護士是歐萊雅在中國早年收購的護膚品牌。2003年12月被全球最大化妝品企業歐萊雅集團收購後,小護士自身渠道直接為歐萊雅旗下品牌卡尼爾所服務,卡尼爾在之後銷售額不斷增長,而小護士的銷售額卻日漸萎縮。

  此後,歐萊雅為挽回小護士的品牌地位,重新為小護士打造了新的品牌形象,定位相對以前更高端,人群更趨於年輕化,但是如此大的轉變對於小護士以往的消費人群來說一時接受不了。雖然歐萊雅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廣告宣傳,還設立了專櫃,但是由於品牌定位問題,新小護士戰略宣告失敗。即使2005年,小護士又重回到原來的定位上,但是原來的市場已經流失了大半。品牌目前泯然於眾人。

  羽西於2004年4月被歐萊雅以7.6億元收購,並將其歸入大眾化妝品部門。主要致力於在國內的發展,但將羽西歸入大眾化妝品部門的近兩年時間裡,羽西的銷售業績卻不見起色。在賣給歐萊雅的日子裡,羽西過得很不好。一面是大眾,一面是國際。定位自相矛盾的羽西,不僅沒有得到低端消費群體的認可,還失去了原有的中高端消費客戶。2006年1月,歐萊雅最終將羽西劃入高檔化妝品部門。

  豪門婚禮

  單項冠軍

  A、大寶:1990年,大寶推出SOD蜜系列產品,市場份額一度高達1 5 .7 6 %,並連續8年獲得全國市場產銷量第一名。

  B、​​丁家宜:防曬用品的市場佔有率排第1面奶排第3、面膜排第4。

  C、小護士:創立於1992年的“小護士”是中國市場上三大護膚品牌之一,市場佔有率達到5%。

  D、羽西:創立於1992年,針對東方女性,主打高效天然藥性植物主題。

  E、美即:國產面膜第一品牌

  豪門聘禮

  A、大寶:2008年,強生以2 3億元高價收購大寶

  B、​​丁家宜:2011年,丁家宜這一本土品牌最終被法國香水巨頭科蒂以4億美元收購。

  C、小護士:2003年,歐萊雅鯨吞“小護士”,未公佈收購的具體價格,而據該公司管理人員透露,收購資金高達上億元人民幣。

  D、羽西:2004年,歐萊雅從科蒂和靳羽西手中收購羽西。2003年該品牌的銷售額為3800歐元。

  E、美即:歐萊雅6 5 .3 8億港元全資購入

  豪門夢週期

  A、大寶:6年

  B、​​丁家宜:3年

  C、小護士:11年

  D、羽西:10年

  E、美即:剛開始

  豪門規矩:所有資源為金主所用

  A、大寶:強生接手大寶後,對大寶營銷產品線進行了微調

  B、​​丁家宜:科蒂接手後,未再大規模投入,而是轉而將旗下阿迪達斯等個人護理用品及香水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代理由上海家化[3.67% 資金

研報]轉入丁家宜。

  C、小護士:其在湖北省宜昌市的生產基地被擴建成歐萊雅在華最大的彩妝基地,小護士遍布全國的28萬個銷售網點,為歐萊雅旗下大眾化妝品卡尼爾和美寶蓮所用。

  D、羽西:靳羽西本人不再從事化妝品行業。歐萊雅將羽西從大眾化妝品部調整為高檔化妝品部。

  E、美即:從資本市場上全線退出。

  失落的新娘

  A、大寶:時至今日,大寶的市場情況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B、​​丁家宜:2014年6月,品牌停售,退出市場

  C、小護士:市場佔有率大跌,市場難覓踪影

  D、羽西:市場佔有率大跌,退出一線市場

  E、美即:業績大滑坡,去年上半年,淨利同比下滑接近8 0 %

  金主

  科蒂

  昔———2004年,科蒂因為在中國的業務進展不佳退出了中國市場。

  今———收購丁家宜後,科蒂收回了原來的失地,比如其旗下的阿迪達斯護膚、香水業務2010年的銷售額為2億元左右,而通過丁家宜的渠道,其2012年的銷售額達到三四億元,增長近一倍。

  歐萊雅

  昔———卡尼爾借小護士渠道進軍中國市場

  今———卡尼爾退出中國市場

  豪門夢

  A、2012年底,強生以6 .5億元收購噯呵10 0 %股權,噯呵主營母嬰相關產品。噯呵由丁家宜原銷售總監在2006年創建。

  B、​​2013年7月LV MH集團旗下的LC ap ita l A sia基金投資丸美,成為丸美第二大股東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作者:馬建忠

史上最全最專業的化妝品店佈局法則

2014年06月12日⁄ 聚美麗編輯: 荷婉

【聚.評】經營化妝品店的老闆們總會在店鋪設計上下很大一番功夫,因為這代表的是門面,是自身的檔次與定位,同時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最直接的法寶。設計化妝品店的佈局並非易事,它囊括了收銀台、化妝品陳列櫃、陳列方式等等問題,而為了解決同行們在為自己的化妝品店設計裝修時遇到的困擾,史上最全最專業的店鋪佈局法則現在就為您呈上。

  設計化妝品專營店的佈局有它特定的一種語言——設計語言,讓顧客更喜歡你的專營店。第一是更容易注意到你的專營店;第二,他更願意進來;第三,他在你的專營店裡能夠停留的時間更久;第四,他願意買得更多。最終,就實現了一點:銷售。一起來看下設計怎樣的佈局和陳列才能讓化妝品專營店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彩妝櫃放哪裡?

  相信很多店長都問過渠道的朋友或者供貨方,彩妝櫃是應該放在門口、中間還是專營店的底部。答案並不唯一:放在門口,彩妝櫃檯能提升專營店的色彩感和視覺感,吸引客流進店;放在中間,靠近收銀台,能夠聚攬人氣,容易成交;放在底部,能吸引客流往裡面走,提升連帶銷售。

  不管是放在前面、中間還是後面,都有其各自的道理。重點是你的專營店適合怎麼放?

  任何一個專營店,不管它是怎樣的大小或者結構,我們都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區域:吸引區、主推區、配套區。吸引區是屬於依靠產品就能夠吸引顧客進店的地方。主推區是店家將最想賣的商品賣給顧客的地方,屬於銷售的主戰場。大部分的利潤銷售應該都是通過主推區去實現的。配套區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像洗滌、蚊香、毛巾等日常產品的擺放地。

  講這三個區的時候我們同時參照一個例子,就是屈臣氏的發現式專營店分區。屈臣氏把專營店分為四個大的區域:想要區域、衝動與推動區域、必要區域和服務區域。這個與我剛才提到的專營店三個分區類似。屈臣氏的服務區域就是收銀的綜合服務區,這個概念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店家在做。

  現在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專營店都有這三個分區。那麼我們結合目標分區,加上你對於你專營店定位的理解,站在以功能分區的角度去理解貨品和品牌,就能知道貨品大概應該怎麼擺。

  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彩妝櫃到底怎麼放?有一句俗話叫“生意不好移鬧市,客不進門調櫃檯”。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新專營店,你的彩妝品牌名氣大,比如是美寶蓮、卡姿蘭,就可以把彩妝放在門口。因為新專營店名氣不大,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去吸引客群關注。

  彩妝櫃放在裡面,又是什麼情況呢?一種情況是你的店是一個老專營店,經營了很多年,基本上附近的人都知道你這個專營店;還有一種情況,你的彩妝銷售量很大,不​​需要通過彩妝去吸引人群進店,反而需要在內部提供很好的服務和銷售環境來提高彩妝成交量。這個時候,就可以將彩妝櫃放在內部。

  還有其他的情況,比如說有的新專營店是左右兩個門面,右邊開門,左邊櫥窗。就應該讓彩妝櫃靠近左邊的櫥窗,做一個專門的彩妝演示櫥窗,所有從專營店外面經過的人全部都看得到,這也是一種吸引客群進店的辦法。



  收銀台放哪裡?

  我們剛才講到彩妝櫃,是為了讓大家理解專營店的一個基本結構:吸引區、主推區、配套區。現在講到收銀台,就是講到一個具體櫃檯的擺放問題。它所涉及到的是專營店骨架、人流動線設置的問題。人流動線直接決定了客流進不進來,能停留多久。櫃檯擺放首先有一個基本原則:迴路。不管專營店大小,迴路能讓客流在你的專營店裡逛一圈。

  一般而言,收銀台都放在專營店迴路中出店的這條路上。如果放在進去的路上,容易發生道路阻礙,影響其他顧客順利進店。如果你的專營店進深很深,收銀台通常會放在偏裡面一點的位置,通過收銀的功能引導顧客盡量往專營店裡面走。

  你的專營店現階段最重要的是主推區還是吸引區?

  我們討論彩妝櫃、收銀台的擺放,都是在為對專營店整體結構的理解服務。在專營店整體結構中,我們是應該更重視主推區,還是吸引區?如果是一個新專營店,就應該注重吸引區,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有更多的人進來,能達成更多交易,那麼你就要把你的吸引區重點展示、重點塑造。

  如果是一個老專營店,穩定客流量大,想提高你的客單價、利潤率,那就應該加大主推區的面積、陳列、照明、促銷力度。另外,如果是街邊專營店,面對的是一條寬闊的人行道,這種情況下,吸引區一定要做好。在行人經過專營店門前的時候,迅速抓住他的注意力。但如果不是街邊專營店,而是店中店(商場中的專營店)或者社區店,客人很容易走進你的專營店,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把主推區做好。

  陳列的核心法則

  實際上專營店的佈局就是一個大分區和一個小分區。大分區就是功能佈局,你的專營店三個區域的功能是怎麼劃分的,怎樣實現品牌、品類、櫃檯的基本擺放和人流動線的設置;小分區就是品類佈局,是某一品類在某一貨架上的擺放問題,具體到每組貨架的使用。

  一個專營店,大分區就是做它的骨架,是店與櫃檯之間的關係;而小分區就是講專營店的肌肉,講櫃檯與貨之間的關係。再細分,就涉及到陳列的問題,它就像專營店的細胞,是貨與顧客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佈局與陳列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就是店、櫃檯、貨、人四者之間關係的問題。

  談到陳列,大家只需要記住兩條核心陳列法則:第一條,讓好賣的貨賣得更多;第二條,高檔獨顯,低檔扎堆。實際上這是一條法則,“高檔獨顯,低檔扎堆”是核心,它的表現形式就是讓好賣的貨賣得更多。

  對於陳列,我們應該做品牌陳列還是品類陳列?品牌陳列能凸顯品牌氣質與氣勢;品類陳列則是凸顯對比,方便顧客選擇,實現聚焦。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對功能分區和貨架的理解問題。如果店內的產品大部分是名品,並且需要吸引客流量,品牌陳列顯然是首選;如果終端產品佔比多,專營店的穩定客流多,品類陳列就能更方便達成交易。

  還有一些具體的技術問題。比如,在一條背櫃上,什麼產品放頂部?什麼產品放底部?按照我一直強調的專營店和產品功能分區標準,吸引品應該放在背櫃的最頂端,主推品放在中間,而配套品則放在底部位置。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實際陳列應該根據專營店實際情況變通。

如何優化化妝品專營店的商品結構《轉》

【聚.評】82%的化妝品專營店老闆都認識到每年應該更新或淘汰5-6個產品,但是,如何來操作,以什麼為依據,大家就各執一詞,沒有一個較合理、科學的說法。


  

每個專營店老闆都不希望看到暢銷商品斷貨而滯銷品卻越堆越多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使化妝品專營店健康經營發展,每一年,經營者都必鬚根據店內商品的銷售情況,對各個品種和品牌的商品進行評估分析,及時調整商品結構。據Dollar Days International公司在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小店應如何在沃爾瑪這些大型商超的籠罩下生存的,結果發現小店的製勝之道就是獨特的商品、針對顧客個人的親切服務和誘人的價格。而調整商品結構,就是為顧客提供獨特的商品和誘人價格的重要前提。

  優化化妝品專營店的商品結構,有助於提高門店的總體銷售額。一般來說,商品結構調整對店面經營有以下幾點促進作用:1、節省陳列空間,可以提高門店的單位銷售額;2、有助於商品的推陳出新;3、便於顧客對有效商品的購賣,以保證主力商品的銷售份額;4、有助於協調門店與供應商的關係;5、提高商品之間的競爭;6、提高門店的商品周轉率,降低滯銷品的獎金佔壓。

  那麼,對於化妝品專營店來說,要優​​化調整商品結構,應該從那方面來進行和考核呢?通過對成功專營店的借鑒,以及一些專營店老闆的訪談,筆者總結出一些經驗,供專營店老闆參考。

  一、根據商品銷售排行榜進行優化

  很多專營店老闆只知道各種商品的大銷售情況,對於滯銷商品的挑选和淘汰卻總是不好把握,因此,專營店老闆應該每週或每月整理出店內商品的銷售排行榜,從中觀察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情況,分析其暢銷和滯銷的原因。

  對於滯銷的商品,應該如何來處理呢?有些專營店老闆的做法是一刀切,一發現商品滯銷,立即撤櫃,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在優化商品結構時,新商品上架,需要一定的顧客熟悉期和商品銷售成長期,因此對滯銷品不能急於撤櫃,而是要對陳列位置和陳列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對於某些化妝品,雖然其銷量不高,但是由於經營此類商品的目的並不是追求利潤,而是通過此類商品設置拉動門店主力商品的銷售,所以也要給予保留。

  有些商品雖然有一定的銷量,並且有一定的利潤,但由於對店舖的形象和定位有損害,影響到店面整體商品的銷售,這種商品反而需要馬上撤櫃,比如說被媒體嚴重暴光對人體有危害的商品。而某些商品如果長期無法改變滯銷情況,就應立即撤櫃處理。

  二、根據商品毛利貢獻率進行優化

  單從商品銷量排行榜來挑選商品是不夠的,還應看商品對利潤的貢獻率。銷售額高,周轉率不夠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轉率慢的商品未必利潤低。沒有毛利的商品銷售額再高,對化妝品專營店來說也是沒有實際價值的,畢竟門店是要生存的。沒有利潤的商品短期內可以存在,但是不應長期佔據貨架。評估和分析商品貢獻率的目的,在於找出專營店裡商品貢獻率高的商品,通過商品陳列等營銷技巧,使之銷售得更好。

  當然,商品的周轉率也是優化商品結構的指標之一,誰都不希望某種商品積壓流動資金,所以毛利貢獻率高但周轉率低的商品不能滯壓太多。

  三、根據新進商品的更新率進行優化

  化妝品專營店要周期性地增加商品品種,為賣場補充新鮮血液,以穩定自己的固定顧客群體。商品的更新率一般應控制在10%以下,最好在5%左右,導入的新商品應符合專營店裡的商品定位,不應超出其固有的價格帶。對於價格高而無銷量的商品和價格低而無利潤的商品,應適當地予以淘汰。

  如果專營店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也要盡快改善商品結構,以改變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處境。比如說,專營店在價格敏感的商品上無法獲得競爭優勢,而你還在以原價進行銷售,只會襯托出競爭對手的價格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結構調整的一個原則是,盡量避免與競爭對手經營同樣的商品組合,尤其是不要在敏感商品上與對手競爭,盡可能尋求與競爭對手商品有差異或互補的商品。例如可以引入更高端品牌商品或者其他二線品牌商品,與競爭對手形成錯位經營。一些生產廠商的商品具有多種包裝規格,很多經營者只是盯著暢銷規格的商品,對於互補型的商品往往關注不夠,其實,經營者完全可以通過銷售其他小包裝或者禮品盒包裝的方式,來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比如說,伊億莉洗髮水在商超做得很好,那麼,專營店可以從伊億莉的旅行包裝入手,這款包裝內含一支90克洗髮水、一支90克沐浴露和一支25克啫喱水,也是一個挺受男士歡迎的包裝。

四、根據商品生動化陳列進行優化

  在優化商品結構的同時,也要優化專營店裡的商品陳列。例如,主力商品和高毛利商品,陳列面要相應擴展,適當壓縮無效的商品陳列面。大部分的專營店老闆都知道商品零售賣場的“二八法則”,即賣場裡80%的商品的銷售額只佔總銷售額的20%,而20%的小部分商品的銷售卻佔據總營業額的80%。因此,有些專營店老闆片面追求高營業額的產品,覺得80%的輔助商品佔有面積過大,於是刪去了很多,以為這樣就可以提高專營店裡的經營業績,同時也會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比和主力商品的銷售份額。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樣調整商品結構後的專營店,不但沒能得到銷售份額的提高,反而整體銷售額下滑了很多。這是因為不合理地調整了商品結構之後,貨架上陳列不豐滿,品種單一,許多顧客因為找不到自己所要的品牌和產品,於是逐漸流失到其他終端去。因此,對於商品結構的調整,專營店老闆一定要根據銷售情況進行相應的篩選,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紮實、細緻而艱苦的工作需要在實際中不斷創造、發展和完善。商品結構的優化是化妝品專營店一項長期的管理工作,應當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及時調整,例如不同的季節應該有不同的陳列和不同的主推產品,這樣才會使自己的化妝品專營店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來源: 綿州美妝-代理商協會

丁家宜消失根源:中國市場肉在農村骨頭在城市《轉》

2014年06月24日⁄ 聚美麗編輯: 田田

三年了,收購丁家宜不僅沒有給法國科蒂集團帶來中國市場的振興。反而成為公司業績的負累,每年大筆的品牌商譽損失,使公司已經對丁家宜完全失去了信心。

  這已經是科蒂集團“玩”消失的第二個中國品牌,在丁家宜之殤的背後,是外資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困境。現在的科蒂集團希望再度出發,重組中國業務架構,作為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全球第五的化妝品公司,科蒂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因丁家宜的失利,發生了改變。

  這又是一個因人才流失導致併購失敗的案例,因無法有效執行,導致兩敗俱傷。如何面對中國複雜、草莽的低線城市和含金量巨大的內需市場,始終是日化行業難解的命題,在這其中,外資折戟、大量本土品牌崛起後又消亡,考驗的是品牌接地氣的程度和公司應對終端需求的能力。



業務重組

  科蒂集團正在著手重組中國業務,尋找另外一種在中國可以“持續生存的方式”。它決定放棄自己開闢銷售渠道,改由代理商利豐集團負責銷售旗下核心產品。

  一位化妝品公司的高管告訴經濟觀察報,尋找代理商的方式,意味著科蒂有意鎖定成本和風險,也意味著科蒂企圖借助丁家宜進入中國市場的戰略失敗。

  丁家宜品牌並未成為科蒂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急先鋒,反而造成財務表現的嚴重拖累。

  從科蒂公司的財報中獲悉,自2011財年實施收購以來,丁家宜品牌只為柯蒂集團皮膚和身體護理業務帶來一年的增長,在此後兩個財年都為負增長。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3財年,科蒂集團皮膚和身體護理業務佔集團淨收入的15%,為6.9億美元,而亞洲市場業務僅佔其中的14%。“中國銷售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丁家宜品牌淨收入的持續降低”,科蒂集團首席執行官Michele Scannavini在財報中表示。

  2011年,科蒂集團以3.4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丁家宜。很快,由於市場增長放緩,業績低於預期,2012財年,丁家宜和和另一品牌的資產減損為1.87億美元,相關商譽減值費用3.84億美元。其中,丁家宜的商標減損支出為5800萬美元。

  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科蒂三季報顯示,虧損額為2.53億美元,主要因為丁家宜所處的皮膚和身體護理部門的減值共3.17億美元,其中2.56億美元為商譽減值,0.55億美元是商標及消費者關係減損,600萬美元的資產、廠房及設備減值。

  “這個品牌已經失去了勢頭,我們為它所做的努力至今沒有成效”,在 Michele Scannavini看來,公司在為丁家宜尋找一個有能力、忠誠且可靠的管理團隊上遇到問題。“丁家宜品牌的執行低於我們的預期,正如同任何收購都有可能對業務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的影響”,Michele Scannavini在財報中表示,我們的併購活動可能存在管理、整合、運營和金融風險,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戰略,需要通過市場滲透,通過銷售渠道,我們並不熟悉,這造成了收購成本、未來利潤等不確定性。

  科蒂集團決定改變大眾化妝品業務在中國的困境,6月4日,宣布終結丁家宜品牌,以專注開發其他更國際化的品牌。“大眾化妝品中國區業績不如預期的理想,影響了科蒂集團的總利潤”,科蒂中國大眾化妝品事業部首席執行官Anita Yang在一封郵件裡告訴中國員工,“公司的當務之急是,尋找到另外一種可以讓核心品牌在中國持續生存的方式”。

  另外一種“持續生存的方式是:希望藉助與利豐的合作,加快國際品牌大眾渠道的擴張力度,強化科蒂在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的地位。“中國市場是科蒂全球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環,”科蒂中國大眾化妝品事業部首席執行官Anita Yang說,“科蒂要將中國發展成為全球核心市場之一的目標非常明確。”

  2011年,法國科蒂公司收購丁家宜品牌,作為其增長戰略的一部分。2013年,科蒂於美國紐交所上市,當時曾宣布,要在亞洲和拉丁美洲擴大業務。迄今已110年曆史的科蒂集團,為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也是全球第五大的化妝品公司,年銷售額近40億美元。

  今年是科蒂集團與丁家宜原創始人莊文陽的禁止競爭合同的解除時間。今年4月,莊文陽聲稱要帶領丁家宜舊部以引進品牌代理銷售的方式,重回化妝品市場。他說,“以後再也不賣品牌了,痛一次就夠了,我會像養孩子一樣去做自有品牌。”而丁家宜品牌未來何去何從,則不得而知。

負累

  “在收購之後,很大一部分丁家宜的前管理成員比我們預期的要早離開,這類的風險以及對環境和監管問題了解的風險,最終使我們不能成功地對業務整合,從而對財務和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Michele Scannavini說。

  時至今日,在對丁家宜的複盤中,科蒂不得不直面品牌領導人和渠道在業務經營中的作用。

  “丁家宜低於預期的業績,主要是由於丁家宜的CEO(莊文陽)在收購當年8月宣布提前退休,而新的領導到次年年末到任”Michele Scan-navini指出。

  併購僅大半年的時間,莊文陽便辭去了科蒂中國區美容業務CEO的職務,該職務之後由原科蒂集團亞洲副總裁 David Ennes接任。

  離任之時的莊文陽表示,並不擔心丁家宜品牌會遭到科蒂集團的雪藏。“此前所謂被雪藏的品牌,大多是外資本身在中國已經很強大,但是科蒂在中國還不夠強勢”。

  經濟觀察報獲悉,當時對中國市場完全生疏的科蒂集團也正致力於“通過併購丁家宜品牌,在中國搭構銷售平台”,公司旗下阿迪達斯個人護理用品及香水化妝護理業務“正是通過丁家宜的分銷渠道實現了阿迪達斯在中國的擴張”。

  而此前,阿迪達斯業務是由上海家化作為中國區的代理商。

  “併購後第二年,某些關鍵的銷售代表與丁家宜前CEO一同離開”,Michele Scannavini說。這也造成丁家宜品牌業績難以回天。

  正如許多其他的併購,文化難以磨合是導致分裂最重要的原因。經濟觀察報了解,併購後的第二年,丁家宜的銷售大幅萎縮,新上任的丁家宜品牌負責人帶來的國際文化與原有的管理風格產生了衝突,一些骨幹相繼離職。

  “當時兩個頗為優秀的大區經理去了相宜本草,緊跟著丁家宜業績開始走下坡路,甚至達到5成以上”,一位長期跟踪日化行業的專家表示。此外,丁家宜在渠道上成立的銷售代理公司也是由莊文陽舊部在經營,外資通常在全資收購之後,會有理念碰撞,一旦人員流逝,則難言渠道優勢。

  在渠道上,科蒂採取的是品牌借道的方式。“科蒂借丁家宜的渠道推阿迪達斯產品,也造成兩個品牌的互相蠶食和消耗”,一位日化企業高管表示,兩個品牌彼此定位不同,消費群體不一樣,渠道自然也有差異。對於渠道經銷商來說,哪個表現好賣哪個,他們通常手上有好幾個品牌,如果哪個品牌賣的不好庫存大,就不會幫著推了。

  一旦品牌走向弱勢,不僅喪失在渠道上的談判能力,也會影響品牌的投入,周而復始,進入惡性循環。“即便是集團性公司,在單個品牌的運營上也會採取獨立運作,其對市場的投入也與銷售表現相掛鉤,如果表現無起色,則影響其未來的投入預算”,上述人士表示。

  由此看到,併購僅三年時間,丁家宜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漸漸消失,渠道萎縮,宣傳力度下降。

  事實上,科蒂集團對中國市場的操作確實生疏,在此之前,科蒂集團併購的羽西品牌,最終也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之後,羽西品牌被歐萊雅集團購買。

  從對羽西品牌的操作上,也可以看出科蒂集團在中國市場運營上的缺失。

  經濟觀察報了解,在購買完羽西品牌後,歐萊雅公司對其的診斷結果是,“很多消費者認為該品牌不夠年輕化,是媽媽用的化妝品”,這個原因是很多年輕女性拒絕購買的理由。

  為此,歐萊雅公司將羽西品牌重新定位為高檔化妝品,不再放入大眾化妝品品類,賦予其東方女性美的概念,注入中國女性消費者偏好的靈芝、當歸和蟲草等中草藥成分,並研發護膚和彩妝產品,來加強對羽西品牌的定位。2012年,羽西品牌的增長速度高於市場增長。

  水土不服

  本土品牌在壯大之後,很難逃脫出售的命運。丁家宜在出售當年原本已經進入赴台上市流程,並且通過了第一階段的輔導期。是莊文陽的財務顧問提醒了他,上市很容易,但上市後要如何永續經營?

  也就是說,即便獲得了資本的支持,只有單一品牌的丁家宜是否就能在競爭對手的品牌“組合拳”中保持生命力?這也是很多中國本土品牌做大後思考的問題。

  最終,莊文陽決定接受來自外資銀行投資部門的建議和科蒂集團接觸。科蒂集團許諾,要將丁家宜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品牌,並且展示公司旗下的品牌並不和丁家宜品牌形成直接競爭。

  丁家宜品牌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丁家宜命名,品牌的壯大得益於深入中國農村市場,與背後七千多名員工密不可分,其中有六千多名都是女性銷售員,這樣一群龐大的娘子軍在中國近萬個鄉鎮中擔任銷售大使,宣傳丁家宜“面容一洗白”的理念。2010年,全國九成開放式賣場可以看到丁家宜護膚品,連青海、內蒙等邊遠地區也有其化妝品櫃檯。

  當時的丁家宜品牌銷量居國內日化行業前三名,尤其在防曬領域,每六罐防曬乳液就有一罐是丁家宜品牌,位居全國第一,是實實在在的深入中國農村的品牌,銷售網點有2萬多個。2009年,丁家宜的銷售收入達到9億元,但增長動力不足的現像開始被莊文陽注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莊文陽並不願意賣出股份,“叫得出來的國際大牌都來洽談過”,但他仍覺得只要深耕市場,市場就會被你佔據。

  在外資巨頭都在依據以往經驗,鋪設一線城市的時候,來自台灣的莊文陽敏銳地認為,“中國內需市場的肉在農村,骨頭在城市”,他要求銷售團隊在中國四萬個鄉鎮中,攻下一萬個。

  一位曾負責丁家宜青海省的渠道商告訴經濟觀察報,渠道下沉在當時做得非常好,直至2000年,青海省有相當部分的消費者還在用洗衣粉和肥皂洗頭髮,對護膚品的理解也僅停留在基礎護膚。而當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很多經銷商並不願意嘗試。

  “我就是通過丁家宜提供的贈品,還有自己代理的其他一些品牌,每隔兩三個月做一次促銷,硬是在當地打開知名度”,該位代理商回憶,在2007年,丁家宜品牌在總人口500多萬的青海省,實現銷售額500萬元。

  這也是科蒂集團等很多外資日化品牌難以仿效的地方。一位外資日化巨頭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很多低線城市的消費習慣差異很大,語言不通,沒有成熟的百貨商場和賣場,甚至沒有小型商超渠道和化妝品店,渠道商也有更複雜的訴求和特性。面向底層大眾的化妝品,不僅要有價格優勢,還要量大,渠道廣,品牌定位清晰,廣告宣傳到位。

  “再加上中國農村市場分散,於不同層次的市場,要有不同的營銷策略,要如何了解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改變其行為習慣,並不容易”,上述人士稱,對於外資來說,越是接本土地氣的產品越難以操作,外資公司流程、決斷的複雜,也使得在低線城市的競爭上處於弱勢。

  丁家宜就是在很多化妝品廠商還不重視終端的時候起步,深入內需市場的連鎖渠道、百貨渠道和化妝品店。通常提前三個月就深入內地市場做防曬宣傳,教育市場,改變用戶習慣,以張貼海報、活動促銷等方式大力推廣。

  2010年,丁家宜計劃年底赴台上市時,採取對湖南衛視偶像劇的劇情植入的策略,電視劇的女主角則是丁家宜品牌的形象代言人韓雪,打造“丁家宜女孩”的概念。

  當年年底,莊文陽放棄赴台上市,宣布接受法國科蒂集團的收購要約。“收購丁家宜品牌,是為了延長公司皮膚護理業務,並有一個堅實的立足點在中國,”彼時,莊文陽表示。雙方都沒有想到在併購的第二年,丁家宜銷量大幅下滑,而在併購後的三年後,丁家宜品牌宣告停售。時至今日,市場已經難覓丁家宜踪跡。

  丁家宜之殤造成了兩方的消耗,科蒂集團仍然在尋找掘金中國市場的良方,曾風雲一時,擁有19年壽命的本土品牌丁家宜的耕耘歷程,也為日益崛起的其他本土品牌借鑒。


來源: 經濟觀察報/ 作者:萬曉曉

2014年5月中國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12.9%

2014年06月24日⁄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5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0560億元,增長9.9%。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032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1435億元,增長53.2%。

  在商品零售中,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9650億元,增長10.1%。1-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46611億元,增長10.1%。其中,2014年5月全國化妝品零售額達1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9%。2014年1-5月,全國化妝品零售總額達708億元,同比增長9.5%。

化妝品店如何尋找突破口《轉》

中國化妝品店困境,應當做好終端經營管理

  在行業內,經常接到很多代理商和零售連鎖店的老闆來電話,闡述他們遇到的瓶頸,說自己的生意做得不是很好,如何提升他們的生意狀況才是硬道理,藉此機會,在以往的過多經營者遇到問題當中,筆者以多年的操作管理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經營好生意是硬道理,這個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不得不談,這個是實操的必殺之技。

  如何經營好終端,必須做好整個門麵店舖的規劃佈局和零售管理,這樣才能使你有了流程化的作業管理,才不容易走入歧途,筆者總結的開店作業流程有九大方面分析:

一,分析商圈的選擇。


對於選擇做項目生意的經營者來看,抓住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條件很關鍵,所以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開好一家門面必須要做好市場的調查和科學分析,這樣才能讓你抓好生意的原則。一般有兩點分析:

1,根據自己項目品類經營的狀況做全面市場調查,收集信息分析和研究,在選擇開店做生意;

2,根據消費市場來選擇。

二,門面店舖的選擇。


對於門麵店舖的經營老闆來說,無論你是選擇做什麼樣的項目生意,必鬚根據你選擇的項目品類和目標消費市場進行科學分析來選擇,看這個地方是不是你開店的合適位置,不能盲目的去選擇項目品類做生意,必鬚根據你的市場目標消費來決定選擇,反之,不然的話,做這樣的項目生意是失敗的。一般有三點分析:

1,進行商圈位置人流量選擇地段做生意;

2,根據目標消費市場和消費能力來選擇位置;

3,根據店舖大小的選擇。

三,門面的設計與裝潢。


根據門麵店鋪統一形象的風格和顏色調性來設計裝飾,也結合當地市場消費群體的目標需求進行鎖定,打造不一樣的特色店鋪,這樣有利於消費者選擇性上做更大的考慮,也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店了解購買產品。一般特色店鋪吸引消費者進店了解購買有三點分析:

1,統一的形象特色風格和門頭形象設計,有利於品牌形象的打造;

2,根據店舖的大小定位和場內佈局來設計裝飾他的特色風格,以及提高他的整體檔次裝飾,有利於消費進店;

3,根據店鋪經營項目品類的設計佈局選擇裝飾風格。

四,項目品類的進駐選擇。


結合當地市場需求進行項目品類操作,不能盲目選擇項目品類,必鬚根據自身店鋪品類機構的互補和消費需求選擇,一般都是建立在目標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去做選擇的。一般有三點做分析:

1,根據當地目標消費市場的需求和店鋪自身品類結構的互補滿足消費者需求;

2,根據當地消費能力和當地市場需求進行品類互補選擇;

3,根據自身店鋪定位來選擇符合店鋪需求項目品類。

五,樹立形象陳列專區。


無論是大店還是小店,必鬚根據自身店舖的大小來進行定位擺設好產品陳列區,必須是單一品牌的陳列區,這樣一來,有利於單一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吸引消費者的了解。樹立好店鋪形象讓消費者感覺到門麵店舖的專業性很高,覺得很正規很上檔次,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進入專業的店鋪了解購買產品。形象專區有利於品牌打造和吸引消費者。一般有三點做分析:

1,有利於品牌的形像打造和消費者感受到了品牌的專業性;

2,根據店舖大小的定位佈局進行區分,高中低價格的產品陳列專區,有利於消費者一目了然選擇產品的了解與購買;

3,樹立明顯或是黃金位置專區選擇人氣高的熱賣產品區或是明星單品專區售賣。

六,專業的教育培訓體系。


對於店家經營好生意,要做培訓教育尤其很重要,只有熟悉掌握好產品的專業知識和店面的運營管理知識,才能經營好門麵店鋪生意。一般有十點做分析:

1、產品的專業知識;

2、產品的銷售與技巧;

3、商品的陳列與擺放知識;

4、皮膚知識和護理常識;

5、店務管理等知識;

6、理貨與監管等知識;

7、財務管理等知識;

8、活動安排和促銷推廣知識;

9、服務顧客知識;

10、人員的調配和管理等知識。

七,顧客服務和指導教育。


開好一家店,要想提升店舖的銷量,其實服務也是很關鍵的,首先應當要做好店舖的顧客服務工作,這個是一個店鋪人員的素質和態度管理的主要問題,如果基本的素養道德和服務態度做不好的話,這個店鋪門面就不會吸引那麼多消費者來進店消費。其實店員做好服務態度了,這個顧客還記得你,下次還會來找你購買產品,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了這家店鋪店員的素養很高和服務態度很好,所以,下次消費者還會帶朋友過來購買產品。一般店員做好服務指導工作有六點分析:

1,微笑服務(歡迎光臨);

2,顧客不明產品之處,店員要帶顧客進行了解;

3,顧客購買產品,買了很多產品,必須幫顧客遞籃子或是幫忙提;

4,店內服務台專區(專業諮詢師),不了解可以進行全面諮詢了解;

5,新品上市或是優惠熱賣產品專區,可以根據消費需求進行和消費者介紹;

6,買完的消費者請指明到收銀台排隊買單,買完單,歡送顧客。

八,促銷活動的推廣策略。


根據節假日活動主題進行活動宣傳,可以回饋消費者的優惠活動支持購買,有利於店舖的產品品類銷量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挽留回頭客的購買。一般主題促銷活動可以快速提升店鋪銷量,有四點分析:

1,對當地市場的目標消費群調查和了解競爭對手情況,進行當地需求主題活動宣傳和優惠促銷推廣;

2,根據節假日活動主題宣傳,推出各類熱賣產品,有利於消費者享受優惠活動,抓住回頭客率很高;

3,項目品類明星單品和熱賣人氣高產品優惠打折積分等活動;

4,以打造會員購買積分,送贈品及換購抽獎活動等(根據當地區域和氣候送贈品,如送出精美飾品或是精美套盒產品、手機、風扇、暖手套、MP4、自行車、手錶、衣服鞋子、電影門票等等,活動方式有很多,必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做)。

九,店舖的運營與管理。


如何開好一家店鋪生意是一門學問,對於從業的經營管理者來說,要懂得規劃店鋪和運營管理,這樣才能有利於店舖的正常運營,才不會走入歧途。而化妝品店生意更是一門挑戰的美麗事業生意,也是女性美麗的專屬“靈魂”,懂“女性者,得生意”,而開好店鋪生意,必須要形成一套作業流程體系,無論在經營還是管理上,方便簡單操作,執行管理好。例如以下十點分析:

1,品類的進駐和優化管理;

2,店鋪促銷活動宣傳和會員“尊享匯”體驗活動;

3,人員的培訓管理和績效考核;

4,店鋪營業額賬單的核對和表格管理;

5,店鋪人員的工作報表總結和營業狀況上報(每天、週、月、季度等報表的上報管理);

6,店舖內外衛生的每天清潔和商品的管理清潔;

7,產品品類進出賬單的系統管理和核對;

8,店鋪財務內做賬報表管理與賬單表核對

9,店鋪庫存量的優化管理核對;

10,形成專業的店鋪運營管理作業流程系統,有利於店舖的健康發展。

對於化妝品店的經營者來說,要做到系統規範化經營,必須熟悉以上九大要素作為開店的基本流程,它不單單涉及到開店甚至到店舖的整體運營管理,也會對後期店鋪銷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參考幫助,總之,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店鋪作業流程,這樣有利於店舖的運營和管理,店舖的銷量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來源: 聯商

美莎國際化妝品店低調的誘惑《轉》

化妝品是一個讓女性無法抵擋的東西,在琳瑯滿目的眾多品牌中,國際的進口品牌依舊被眾多的消費者所認可,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達,越來越多的購買渠道出現,有依靠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的美妝新秀—聚美優品;有LV集團旗下的奢華糖果化妝品店—絲芙蘭;也有各類優秀的國際美妝連鎖店,妍麗化妝品專營店、千色店;等等。而美莎國際化妝品店從09年運營以來,一直都低調的存在於全國各個城市,默默的服務於那些優質的加盟商和一直信賴美莎的零售客戶群體。



  美莎商貿起源

  國際奢侈化的東西,一直有著某種神秘感,美莎MAYSA(www.maysa.hk)起源於一群海外留學的年輕群體,喜歡專研名牌手袋、化妝品、香水,由於有著便利的國外背景,一些商業化的橋樑順勢搭建,那個時候還沒有那麼多的淘寶網代;那個時候還沒有美妝團購,那個時候的絲芙蘭在國內門店也沒有如此之多,人們購買類似像蘭蔻、雅詩蘭黛、迪奧、香奈兒等這些高檔的化妝品要么就得去一線城市的專櫃,要么就得去香港、機場等境外購買。

  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讓美莎團隊最早從事時尚買手的領頭人米愛莎小姐由手袋這些奢侈的東西轉向了快速消費的化妝品及香水的代購,當消費群體不斷壯大的時候,有其中一個客戶提出了,可以成立一家零售門店嗎?就是這麼一句話,讓美莎國際化妝品門店雛形初立。

  2009年,美莎分別選址深圳、廣州、杭州,開設了3家中型的國際化妝品零售店,門店的漂亮形象甚至吸引了全國大量的投資客,他們抱著對高端化妝品行業的熱情一度瘋狂的開設店面,2011年高峰期,暴增至60多家美莎國際化妝品店。

  行業沒有想像中那麼美

  美莎選址深圳、廣州門店,依靠毗鄰香港的優勢,希望可以走薄利多銷的路線,但是由於入駐的時間沒核算準確,員工的銷售經驗沒有得到有效培訓,最重要沒有核心產品競爭力,在經營不到一年時間,被迫退出市場。

  而此時全國各地的美莎加盟店,更是由於受到互聯網的衝擊,有的退出了加盟體系,有的店鋪則受高利潤的驅使私下採購了不合格的仿品假冒產品,一時間,真假美莎店舖的產品質疑聲音不斷,受到直接影響的便是美莎直營店鋪,團隊負責人當時長嘆一聲,覆水難收啊!

  閉關思過摸索經驗

  2012年經由整改,取消了加盟和拓展新店,專注於優質直營店的經營,保留了店舖的存活率及提高了​​店鋪投資的回報率,更為主要的是,美莎國際化妝品賣點就是進口產品,而一些國際化的品牌進口產品在特殊功效上又無法滿足特殊客戶群體的需求,而優質的產品早已被行業老大壟斷代理經營,期間,美莎團隊負責人多次參展國外化妝品展會,不惜成本不斷的尋找性質溫和,適宜亞洲人肌膚品類的產品,而如今在美莎店鋪保留下來的經營產品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精華獨家代理產品,這些王牌有效的拓客及聚客。而團隊還會不斷的尋找更好的優質產品來服務於更多客戶。

  五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

  至2009年到如今,剛好走過5個年頭,有人說,國際化妝品行業,看起來很美。的確如此,看起來很美的東西總是特別能誘惑人,但是美莎,5年堅持正品渠道貨源,始終以客戶為第一的原則;堅持著尋找更適合店鋪銷售的優質進口產品代理,而不是僅僅看代理折扣;而正是這份堅持,讓美莎這個曾經不經見傳的店鋪能夠被類似於萬達廣場、世貿廣場等優質賣場遞出橄欖枝,2014年,美莎將會引進更優質的進口品牌,將合作於更信任美莎的加盟商,美莎一直都相信,客戶的滿意才是一切的根本。

來源: 華採傳媒

顧客讓渡價值的意義

顧客讓渡價值概念的提出為企業經營方向提供了一種全面的分析思路。

首先,企業要讓自己的商品能為顧客接受,必須全方位、全過程、全縱深地改善生產管理和經營,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不是行為的結果,而是多種行為的函數。

以往我們強調營銷只是側重於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等一些具體的經營性的要素,而讓渡價值卻認為顧客價值的實現不僅包含了物質的因素,還包含了非物質的因素;不僅需要有經營的改善,而且還必須在管理上適應市場的變化。

其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創造良好的整體顧客價值只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成功經營的前提。一個企業不僅要著力創造價值,還必須關注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服務中所傾註的全部成本。

由於顧客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總希望把有關成本,包括貨幣、時間、精力和精神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時又希望從中獲得更多實際利益。因此,企業還必須通過降低生產與銷售成本,減少顧客購買商品的時間、精力與精神耗費從而降低貨幣非貨幣成本。

顯然,充分認識顧客讓渡價值的涵義,對於指導工商企業如何在市場經營中全面設計與評價自己產品的價值,使顧客獲得最大程度的滿意,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新產品的實現流程,它包括發現、研究、以及成功製造新產品的所有活動。這些活動必須快速、高質量,而且要達到預定成本目標;

   二是存貨管理流程,它包括開發和管理合理儲運地點的活動,以使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能實現充分供給,而不至於因為庫存過大或庫存不足而造成成本上升;

   三是訂貨--彙總流程,它包括接受訂貨、核准銷售、按時送貨以及收取貨款等活動;

   四是顧客服務流程,它包括顧客在公司內很順利地找到適當的當事人,以得到迅速、滿意的服務、回答以及解決問題的活動。

很多店老闆,聽到人家講電視直銷、電商開天貓店如何如何使渠道扁平、價值鏈縮短的理論,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人家那一套是比我們先進啊,廠家都能直接面對全國消費者了,我們還有什麼存在的道理? 

消費者聽了也嚷嚷:對啊,你們開店的只是從廠家的倉庫把貨原封不動地搬到店裡,憑什麼我得讓你賺一手?成本上再給你加個運費就夠了吧?

  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對價值這個詞的第一次認識,是在中學時所學的馬克思價值論。在那個理論裡面,價值由生產成本決定,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數字。這樣的話,更加無法解釋商品從生產車間運到貨架的層層加價(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加認為開店的都是資本家,就是在剝削剩餘價值)。

  實際上,當我們了解了讓渡價值這個概念以後,一切都會變得很好解釋。

  讓渡價值是指顧客總價值與顧客總成本之差。顧客總價值包括了一個產品能給她帶來的所有好處(包括物質上和心理上的所有滿足)。而總成本,除了她付出的商品價格之外,還包括所花的路費(或運費)、選購的時間成本等等。無疑讓渡價值越高的商品,越受歡迎。我們常說的“性價比”,就是這個道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商家索要價格越低,顧客獲得的讓渡價值越高。

  用讓渡價值的觀點來看:作為零售商,當商品上架時,我們已經創造了三個價值。

  其一、我們把東西從廠家處搬到臨近消費者的地方,方便了她們購買。當然,這個論點在沒有電商之前可以說的更“有底氣”一些,當時的零售商完全可以說:你有本事去廠家倉庫拿貨啊?現在確實在家輕點鼠標,也可以購得遠方的商品。

  其二、商品組合的價值

  在上一篇中我們有提過:品牌網上開直營店有個弊端,就是品類不齊全,好產品不多(即使雅詩蘭黛這樣的牌子,顧客長期忠誠的明星產品也是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國產牌子了)。這樣的單品牌店其實無法滿足消費者一站式需求。

  因此,憑著店家你對商品的更多了解,由你的經驗為顧客精心挑選的這套商品組合,本身就是一個增值。這也是零售分銷區別於廠家直售的核心價值所在。

  我們拿賣菜的打比方,現如今一個小小的蔬菜攤,擺著幾十種蔬菜,種植地可能源於好幾個省份。沒有中間商、零售商的存在,這根本不可能。那樣子的話,如果一個地方的土壤氣候只適合種白菜,當地人也只能吃到白菜。

  化妝品也一樣,一個廠家的好產品最多也就幾款;到了批發商或者代理商,手頭有幾個牌子,那麼就能有幾十款;到了零售店,如果聚集了好幾個中間商的貨源,那麼好產品甚至會達到一兩百款。對於消費者,這個更大的選擇空間,本身就是一種增值。而強店弱店的區別,很大程度也在於品類的齊全、好產品的多少。

  其三、親身實地的體驗

  尤其是沒有用過的產品,在購買之前如果可以親身體驗一次,會大大降低購買的風險。

  對於消費者而言,很多情況下追求的並不是最便宜,而是買對東西。買得便宜,自然總成本降低,讓渡價值更高。而買到不能用的東西,顧客總價值就等於0,即使買的再便宜(除非免費),得到的讓渡價值也肯定是個負數。也就是一次完全虧本的買賣。

  這種事情其實很多,比如淘寶上現在流行一款東西,很多女孩子就會跟風去買,結果買回來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這錢就白花了。所以你說網上買東西便宜,如果攤上這些失敗的購物,平均下來也並不便宜。

  再說了,這幾年通過淘寶,消費者能買到的產品無疑是更多、更好、更便宜,但國人的膚質改善了多少呢?這裡面很大因素還是大家買不到真正合用的東西。

  用讓渡價值理論,我們還可以解釋很多其他的現象。比如,同一個產品,在不同地方銷售,為什麼價格差別很大? 比如雅詩蘭黛的紅石榴水,官網的價格是480,淘寶上呢?正品的行情價在350以內。要是用馬克思那套就完全解釋不通了。他的理論是價格由供需關係決定。難道說專櫃那邊的需求,就比淘寶上的需求大很多?或者說專櫃那邊供給很少,淘寶上供給充足?沒有這樣的道理。或者基於價格彈性曲線,你會說專櫃的價格高,所以銷量比淘寶小很多。銷量是沒錯,但一個專櫃的月銷售額,往往要相當於兩三個淘寶皇冠店的月銷售額。

  這與我們上面說的情況也不同,專櫃和淘寶,一樣是零售商。甚至那家賣350的淘寶店,條碼數量會相當於賣480的雅詩蘭黛專櫃的十倍,品種更加豐富。為什麼,價格反而更低?

  用讓渡價值還是很好解釋。其一,專櫃上買更有保障,這本身就是一種附加價值。你在淘寶上買的擔心受怕,得到的心理滿足肯定沒有去專櫃得到的多。其二、去專櫃的是白富美,而淘寶上買紅石榴水的,肯定沒那麼有錢。這好像是個歪理,但其實道理很簡單,同樣一瓶水,讓白富美的皮膚改善了,創造的價值肯定比用在黑窮挫臉上多得多。

  換句話說,480對於習慣專櫃消費的人來講,很便宜(只要好用不怕你再加個零)。而對於淘寶的消費者,可能330和325區別也很大。

  從顧客成本角度來看也一樣,白富美的時間當然更珍貴,你叫她去淘寶上花時間挑選哪家是正品,哪家包郵,其實完全不划算。

5個最常見的營銷錯誤《轉》

任何以營利為主的公司幾乎都是銷售為王。很多企業是在一些競爭激烈的紅海廝殺,有些則是獨闢蹊徑,創建了自己的藍海。

  任何以營利為主的公司幾乎都是銷售為王。很多企業是在一些競爭激烈的紅海廝殺,有些則是獨闢蹊徑,創建了自己的藍海。要使銷售是有成果的,公司都會制定營銷計劃,美國著名的銷售教練在自己過去幾十年的從業經驗中,評議過很多營銷計劃,大量的銷售信息,也看見成百上千的公司要在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市場成就自己。當他從這種經歷得到的最大收穫是,存在難以置信量級的可憐營銷。當然,GeoffreyJames所指的可憐並非營銷人員的無能,而是指很多企業都沉浸在“外太空的真空”中。

GeoffreyJames指出了這些企業存在的5種常見的營銷錯誤。

1、沒有理想客戶的概念  

很多營銷人員是完全的產品為中心的世界觀。他們了解他們的產品增長、下降或者被冷落,但是他們對於誰確實想要或者需要這樣的產品,或者客戶一般如何使用這些產品,只有模糊的概念。更糟糕的是,這些營銷人員並不認為這一點重要:因為他們的產品只是在“藝術品階段”,那麼為什麼要買這樣的產品。

2、不花時間去傾聽這種類型的客戶  

即便營銷人員了解理想客戶的模型,但是他們很少花時間去傾聽這些客戶的訴求。他們會花時間進行市場調查,也做人口統計學的數字,但談到坐下來傾聽的時候,只是停留在日程表上,無疑,這些營銷結果並不代表那些期望購買人的想法。

3、不知道客戶的客戶想要什麼  

即便營銷人員傾聽了理想客戶的需要,但是他們傾聽的是錯誤的信息。他們總是試圖找到他們營銷的產品如何滿足他們客戶的需要。這種想法聽起來挺聰明,但實際是愚蠢的。在企業對企業的買賣中(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的銷售活動),重要的不是滿足客戶的需要,而是滿足客戶的客戶的需要。這才是真正驅動你客戶的成長。如果你的產品影響到最最終端的客戶,你的產品才真正有銷路。

4、沒有能力起草一個有意義的“ 價值主張 ”  

即便營銷人員了解了客戶的客戶,但是他們還是有非常大的困難去起草一個讓他們的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都感覺有意義的價值主張。完成這個要求有一個對滲透整個價值鏈的商業動力的理解,這樣的概念常常是超越很多人的能力,除了那些最有經驗的營銷專家。

5、不能清楚了用25個字或者更少的字表述價值主張  

即便營銷人員完成了很好的價值主張,但是在組織這個價值主張的內容時,有一個趨勢,總是用冗長的句子,充滿了抽象的,商業性的行話。寫出一個簡短的信息是一項專業任務,一般只有個別天才可以完成。這是一項很少有的技能,你看很多偉大的公司有這樣真實可敬畏的營銷信息在內部傳播。  

對於這個有解決方案嗎?不要責難你的營銷人員,他們已經在很困難的工作上試圖做的最好。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從退回到你的市場環境中,調查你的潛在客戶數據,花大量的時間傾聽,知道你完全理解他們的業務是如何開展的。當你真正理解怎麼回事,把這個撰寫的任務給專業的寫手,一定不要把這樣的任務移交給團隊編輯,這樣的想法就是死亡的信息之吻。對此,並無捷徑可言。  

不知道你的營銷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錯誤?可能有些錯誤是我們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在這些方面真正動腦筋去思考。希望Geoffrey James提出的這5個錯誤,在我們日常的營銷工作中越來愈少。

淘寶體

常見字眼:親……   哦……

  擧例

  親!!!

  熬夜不好哦!!!

  包郵哦!!!

  不抹零哦!!

  送小禮品哦!!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分享一下